第四百九十一章 法海(第2/3页)

面黄肌瘦,枯瘦如柴的灵佑禅师依然是端坐在蒲团之上,背对着他,面向释迦牟尼金身佛像,缓缓的转动着手中的佛珠。

一阵阵无形的禅定气机,混合着清圣的檀香梵气,笼罩了少年,带领着他进入了一个如梦似幻,没有任何烦恼的极乐净土。

净土之中处处充满光明,地面平整,由玻璃宝铺成,又将帝青宝铸为城廓,由金银砌为八条宽广大道,楼、宫殿、小楼屋上飞檐及窗户、栏楯,都由各种宝石装饰,处处天香宝树,排列成行,树枝上悬挂着天缯彩带。

少年置身于其中,仿佛证见了无上禅定,十方正觉。无知无觉之中,脚步轻移,以自身足迹印证这一方极乐净土。

随处可见垂下的宝铃在微风吹拂下演奏美妙动听乐章,似乎都在赞颂佛法的无常、苦、空、无我。少年听闻之下,只想要舍离欲望纠缠,各种各样的坏习气逐渐消除,清净禅定果位的奥秘逐渐向着他展开。

美妙奇异香花凭空出现,纷纷落下,在他的身边绚烂绽放,檀香清气充盈耳鼻,令他的心境更加的平静,好似化身成了高僧,一念而知亿万世界生灭。

佛土四面有八浴池,底布满金沙,香水弥满。正当他想要进入其中去将自身的污垢洗涤干净之时,净土如同泡影一样消失破灭。

少年再次回到了大殿之中,枯瘦如柴的禅师依然是背对着他,手中佛珠轻轻转动,阵阵诵经梵音入耳,仿佛在告诉他,刚才的一切只是梦幻空花。

“请师尊赐法!”

少年从小聪颖,立刻知道刚才所见的净土景观,是自己这个师傅以自身无上禅定境界将其灵魂带入。立刻在大门口对着枯瘦的禅师跪下,双手合十,恭敬异常。

心中对于被送来的最后一丝怨气也在佛门大法之下,烟消云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灵佑禅师背对着少年,看不清面容表情,却是轻轻的说出了一句佛言。

说来也奇怪,禅师在念出这句佛言之时,响彻大殿的诵经梵音却是没有丝毫的停歇,仿佛有两个禅师一边说着佛言,一边诵经,神通无量。

“这一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乃是为师当年在百丈怀海禅师身边参佛之时所得,也算是我们这一脉的根基佛法了,你拿去好好参悟吧。”

百丈怀海乃是传承马祖道一的法嗣,而马祖道一更是六祖慧能坐下大弟子,可以说少年现在已经是禅宗最为嫡系的传人了。

一本淡黄色的经书从灵佑禅师的手中飞出,精准的落到了少年的双手之中,期间没有一丝一毫的气劲波动,就像是神通术法一样。

少年也算是家学渊源,自小也是练武强身,自认为也算是江湖年轻一辈中的好手。但是今日见到眼前这个面黄肌瘦,好像营养不良的老和尚匪夷所思的佛法神通,心中的傲气开始收敛,发自内心的对着这个便宜师傅行了一个大礼。

经书只有薄薄一册,纸张微微泛黄,有着无数不同手记的注解,几乎可以说是禅宗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本经卷了。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记载了禅宗最为经典的佛法真言。在当世流传甚广,少年家里也有一卷。

内容相同,五千多字的真言,字字珠玑,蕴含了深刻的佛理。但是灵佑禅师传给他的,却是比世俗数万卷《金刚经》加起来都要珍贵。

因为上面的注解不仅是有百丈怀海,马祖道一,更有六祖慧能的手笔。

除了这些认得出佛号的禅师注解,还是十数个没有名号,但是佛理精深的无名大师手书注解。

这是一本见证了禅宗历史的最珍贵古老《金刚经》,源远流长,隐隐梵光从注解之中透出,映照在少年俊秀的面容之上,显现出了一丝宝相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