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0章 止战疏,四人桩(第3/5页)

西方联盟方面这一轮占据天时,这一代人才是群星璀璨,提供了在教廷绝对的权威下,压制“淘汰旧党”的副作用,此时东方要是和西方硬生生对波,就如同曹操在汉中和刘备赌家底,

天时加持下,刘备这个军事能力中庸的家伙,麾下是将星璀璨。曹操要是硬生生集北方之兵对赌,很大程度变成王莽,而大汉还会有个两百年,但曹操退了。季汉则要面对多路,随后然后“荆州”这边兜不住了。关羽这一路因为内部无能之辈的叛乱而导致全盘崩,其实无论是襄樊还是后面街亭,蜀汉都在关键节点没用对人,这背后都是人才不够兜不住过大的摊子。

卫铿:如果没有大勇气大决心,在天时不在自己情形下,只有收缩才能稳当。比如说我这个中人之姿,嗯,常常习惯性苟一波。

作为相对于社会是单体个人,想要在眼下求成果时,必须看“天时”

正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全人类精英的物理学家都在欧洲,居里夫人、普朗克、洛仑兹、爱因斯坦、泡利、波恩、玻尔、海森堡、薛定谔,能聚集在一个照片上,这就是欧洲的“天时”充满开明包容,但那时欧洲人怎么都想不到,一百年后的自家文化,变成了“动保”“环保”“性别自由”这样的垃圾堆。

天时强盛的时候,莫能挡锋,天时强盛也埋下了衰落隐患…

因为领导主义会仗着“天时”某一项优势富裕,无限制的透支使用,然而“天时”一过,这样“透支”政策因为已经蓄积了庞大利益集团,还在继续惯性执行,故就变成了衰败的根源。

眼下,李蛩旁观现在西廷,正在充分利用“修神”之路大兴所产生的人才红利。而下一次天道逆转是在六十年后。

至于王旌,李蛩等待着他的选择,止战疏的战略要几十年后才能见效。

其他金丹真人是不会有这个耐心和觉心等待这么长时间的,只有有望元婴的人,才能这么等。

……

故战争在69年后,进入了一个消耗局面。

在西荒地区,东圣依靠着前中后,各隔一百公里,一共纵深三百公里的防线,和西十字联军进行矛盾对抗。

第一道战线由各种沙袋,反机甲桩,以及感应炸弹,组成的临时防线。东圣国那些原本落后于版本“武道驾驶机甲”和“炼气士操作高融核炮”被部署在这些有利地形中。

第二道防线是公路网链接的碉堡群落,第三道防线是依托于自然山脉天险的铁路枢纽和空军基地。

一旦十字联军的机械化部队突破了第一道防线后,补给线将大大拖长,届时就按照止战疏中“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的理论进行打击。

卫铿对此有一个数学公式,当五十公里的道路运输线上多了一个炸弹,那么由于路面破坏后造成的堵车效应,会让该地区的运输效率下降十分之一,而这样的效率是可以叠加的。

故,应该拉长战线,增加敌人后勤成本。

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1:安放路边炸弹,哦,这个容易被高空巡逻无人机狙杀。所以东圣的渗透队伍常在夜间的电磁干扰掩护下行动。

2:遥控火箭炮灵巧对打,这个需要在多个地区保持有秘密弹药库,供游击部队取得火力,这需要严密组织。

3:直接用巡航导弹轰炸。这个需要在技术上将巡航导弹变得廉价,什么惯性制导,地形匹配都不需要了,直接让地面游击队用小型无人侦察机进行制导。

……

简而言之不打正面消耗战,开始用盘外招

当然,上述行动中,对于基层执行者来说是存在“高风险”成本的。所以必须得在人事进行分配。

70年开始,当神圣同盟的圣女急迫的发起了三次大型攻势,这代表东圣的战略颇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