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9章 四十世纪的“鼎”“戈”(第3/4页)

会议最后不了了之,但会议失败呢?,各有不同记录。

太阳系内圈的情怀家对这场会议散场十分惋惜的记录到:这本应该是讨论和平的初衷,但在最后却导致了分裂。一开始大家还只是争论,但是几百年后,就如同历史上的宗教分裂一样,演化成战争,这是人类的悲哀啊。

太阳系外圈的新生代们对“内圈这帮搞情怀其实满肚子心眼”的家伙则是嗤笑:你们(太阳系内圈)一开始提出讨论的初衷,就不是为了太阳系联合,而是试图确定你们的领导地位。

正如“盂地会盟”,约定会盟的宋襄公,其初衷,从一开始就是想要称霸。

尔等就如同当年宋襄公般,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和德行,是否匹配!、

有形“圣地”和,无形却万象的“道统”执政

太阳系内圈想把地球的变为圣地。这背后小心思很容易理解,一旦太阳系变成圣地,就类似于二十一世纪的“北都”这类政治定位核心城市养,能吃到整个集团发展的核心红利。房价攀升,让中心的资产比重蹭蹭的上涨。

但是星海田园由于是某个“中人”轴出来的,可没打算配合太阳系内圈在中心“炒房”增值中心四战。

所以在文明凝聚概念上,坚持强调“道统”,即没有“万世一系”的中心,人类在星海中心随时可以变动,可以迁徙到其他星球。不要炒作“地球”神圣概念,真正该严肃对待的是更有用的事物。

什么是“道统”,有利于社稷千秋万代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道统。

有巢氏计划,让人类能在星海中不依赖自然行星,完成人类的基座繁衍。

“禹皇氏计划”让人类从站在太阳附近汲取负熵的蝌蚪,变成了在星海中驭潮航行的健儿。

能后世之人持续使用下去的模式就是道统。

而秉持道统,就是东方国家之所以一直存在的内核!

“握(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在今天可以解释为“人类从天地中拿到了把握自我命运的东西,便可以昌盛的立足”。

基于道统而存在的国家法统,使得东方国家在星球时代,成为延绵不绝的存在。

后世入主中原立国者,想要国祚长久,治河、守藩篱、重农耕,这一样样都必须老老实实的去做,别想着敷衍,否则数十年就会倾覆。

至于用“虚荣”堆砌一个“圣地”“圣物”,这是地中海的罗马文明体系。

罗马体系,为了堆砌荣耀,建立了很多奇观,但没有留下一个受益于全区域的,且让后世统治者必须时刻负有负责的“模式”,故失去了“模式”嗯,也就是没有道统的稳固,罗马这个名号,就如同乱世的美女一样,欧洲一个个兴起的势力争抢,朝着自己脸上镀金,遮盖原本的作为蛮族的不自信。

再伟大的荣耀,只要有几百年的中断,就会被忘却掉,而实实在在利于社稷百姓的道统,谁不去做,就会万世唾弃。

故,站在太阳系外圈的那些“唯物发展历史观”新生代,面对太阳系内,那个圈子的妄想,犀利给了一句话:“你们是许愿池的王八了吧?”

人道苍茫,需要有黄土,也需要有炎焰。

眼下的这个星海田园,还真的有类似于华夏先民早期在黄河流域开发平原的时候,属于重要历史档口。

“涿鹿之战”即将发生的背景,是河洛区域在治河后逐渐“道统”化的部落联盟,和当时还是“巫祝”体系的南方部落盟主,形成两大对抗阵营。

河洛地区,由黄河贯穿的部落联盟需要有一个领导者的存在,

而眼下的星海田园,时势使然,也需要一个“领袖”来吊民伐罪。

在目前为止,太阳系内圈由于占据了“维度信息中枢”优势,故属于文化的输出方,可以大量篡释很多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