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8章 愚昧和启蒙交织的大明海滨(第4/6页)

上溯到更远的剧情线历史上的卫铿:就是“真气”对原始蒸汽机的控制。(这条剧情线上,偃师造的机器人就是这么个玩意儿)

最终研究出来的东西,是一堆机械齿轮,极少的外部拉杆,却能如同自动挡一样随着使用者心意运动机械!——纯纯的机关术。

卫铿凝望着这些学生,低语道:这样的道统要传下去,则需要让世道变化。

卫铿此次来这个上游剧情点,是来部署因果,“因果”需要遗传到下游五百年,甚至上千年后,就必须考虑剧情世界条件。

例如眼下这类“机关术”就是要蔓延到下游的重要因果。现在在大明这个时间点上淹没的“机关术”传承要素太多了。

俗话说穷文富武,这是“武”传承需要的营养,以及武艺传承中,争斗“喂招”影响培养的效果太大了,只有祖上因为“武”受勋,并且世代要持续靠武在政治体系立足的武将世家,才能稳定传承,宋代的杨家枪法就是这样。

而在近代史中办学也经历了“穷文富理工”,即使20世纪初期,各个大学也是先优先办学文科!因为理工科设备仪器实验消耗太大,如果没有成熟工业链利益集团支持,这是办不来的。

同时就如同“武”传承需要“武将”的政治地位支撑,才能传承。

而现在在这个“理工科”的墨家机关术传承上,也需要承道统的人在东方取得足够的“政治地位”才能稳定传承。而眼下科举已经把“寒门获取政治地位”的渠道占满了,匠户被贬为了奇技淫巧。

卫铿算了一笔账,机关术这玩意,一个精准机械齿轮的打磨,需要各种设施,价格是上千两银子,需要十年工龄的工人耗费半个小时工时才能加工。这门槛在眼下的大明中就筛选了绝大多数人。

“你得家财万贯,而且有几百上千个听话的人。而且足够有闲心。”

卫铿:他喵的,貌似只剩下明朝的藩王了!而现在明朝藩王在以身验证“化学元素周期表”(嗑丹)。

旁白:子世界本来就不稳定,不能采用霸王硬上弓强力变革,这里完全符合“天人感应”。即是子世界的人心决定未来发展,因为剧烈撬动剧情线,所有人思维会导致新的维度规则变化,产生的因果就不可测,未来灾难不确定。所以想要部署因果必须得顺水推舟。

在这个世界内找到承受“因果”人群,并且指明因果线能够壮大发展的方向。

在卫铿教导学生认识蒸汽机的时候,另一边几公里外的校场上,时空远征军的李长康在组织民兵训练。

匠组那边,苏千恒更是找来本地匠作操作的简易车床开始了造枪,造子弹。

眼下“社稷党”则是将工人作为第一阶层。即“工”“农”为基础。这是打破“纲常”。

一个个木匠,铁匠们,虽然思想还没有解放,依旧是唯唯诺诺,却也因为自己拿的工钱增多,开始对分发给他们的车床有了一种“我做主”的精神。

时空穿越者开始引导这些大明本土匠户们思考自己的价值。

一群思考“自己手艺价值”的工人,是工业团队进步的核心资产。

时空军团们遵循“本土化”原则,开始为这些匠人团队们量身打造了科技树。

枪的钢管是水力熟铁锻造后,拿着镗床钻出来的,相对于现代步枪最起码减少了百分之三十的步骤,有效射程(破一层山纹甲)可能就五十米,至于子弹更是敷衍了,采用的是纸壳弹。

眼下还处于十六世纪,超然科技造物要少用,纵然要科技造物,也不能让超越时代的“物品”遗留到几百年后,让后来人找到穿越节点。

此时在校场上,穿着麻布衣服的新兵正在草鞋布鞋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