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敌营甚懈,铿轻取之(第2/4页)

卫铿拿起了参谋组的规划报告,进行照本宣科的宣读:“对面有三百人。每天分为三组轮流换班,换班的间隔是上午八点,下午四点,晚上十点。我们行动时间是晚上九点半。”

(战术交谈省略两千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卫铿没有搞什么特洛伊木马,在商队里面混入偷袭者,因为在商队里面突然混入战兵(平头的二十岁小伙),且别人不发现。这样操作的风险系数太高。卫老爷这种中人对风险非常敏感,用计是不弄险!

商队需要完成的任务很简单,通过“正常”巧合行为让对手刚好犯错。

卫铿早就发现了帝国这种交班制度的问题。

这只跨洋远征部队,岗哨交班前两个小时就会人浮于事,尤其是在晚上十点,刚好是基地内部人员打牌时候,有些人想着迟到,有些人想的是早退。

当卫铿进行作战技术规划时,决定利用这一点。

接下来是商队视角

商队下午到来时间是三点半,入城时间是四点。三十箱货在交货区域正在缓慢卸运。

商人面对盘查的士兵,递了根烟说道:“兄弟,有什么问题。”

帝国士兵很显然发现了今天货物比往常不同,说道;“今天你的车队有些多啊。”——士兵并没有怀疑货物,只是觉得这商队赚大钱了,能搞到这么稀罕的物品。

商人点头哈腰:“听说这里赚的多,所以家族里让我们见见世面,你看这都是熟面孔。”说罢悄悄的塞了一瓶酒,一听罐头,还有一盒香烟。

帝国士兵瞅了瞅,眼下这支队伍,这个规模是,五十匹重型马,七辆车子,这不是什么小数字了。

在人类文明衰败前,七辆汽车,一次性能将一千人吃马嚼的物资运到百里开外,而在这个人类文明大倒退的时代,能组织这么大一只驮马商队行动,实际上已经超出一个聚集地的实际能力,这其实是最大疑点。

卫铿对此也做了备案,要求商队如果真的碰到该基地指挥官警惕,可以提及商队是淮海省支持的,理由嘛,卫铿:我缺钱了,想要里通外国。

在帝国基地中,按照货物搜查程序,要对每一个箱子拆解,同时要检查车辆底盘上可能夹带武器的地方,今天的货物格外的多,按照帝国检查货物的流程是非常忙的。

而这只铁鹰帝国部队的士兵,在监察中发现,眼下这个商队,运来的都是实打实的酒水,纸牌,以及有颜色的画报。甚至还有硅胶翘臀娃。负责检查的士兵心里痒痒的,在检查时想着马上交班后,就回去拿着这些东西放纵。

旁白:特洛伊木马这种欺负“眼瞎”的神话,卫铿用的是三国演义中策略,光明正大送,松懈麻痹对手,吕蒙偷袭前就是这么玩的。

因为人都是有欲望的,在苦寒之地驻扎的士兵,在突然遇到可以放松的事物时,其纪律会骤然松懈。

楚汉时期经典例子,刘邦在荥阳被围住,这老流氓遵照陈平这个王八蛋的意思出城投降,楚军的普通大头兵已经把这围水泄不通了,在确定刘邦投降而不是突围,心里就已经轻松了一成,然而跟着刘邦老流氓一起出城的,还有2000穿着士兵衣服的妇女。而楚军底层大头兵突然遇到这样“制服诱惑”,一下子就全部控制不住了,紧接着刘邦这个老流氓就趁着楚军混乱跑了。

陈平用的计策太下三滥,以至于史书上都不好意思去记!

利用对方松懈的心态,进一步扩大这种松懈。

这些北美原本是帮派分子组成的部队,是不可能执行绝对刚性纪律。甚至中世纪都不如,中世纪骑士团中好歹有些是严格恪守骑士精神,遵守战争素养的。

尤其当这些铁鹰帝国士兵将全部耐心损耗在一个方面后(认认真真搜车上违禁品),对其他方面(岗哨境界)就心安理得的松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