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儒学,儒道(第3/4页)

但后来发现可以更简单一些理解

儒学修士们当传道能被世人认可,当凡人在红尘中刚毅,自己的道心也得到了回音。

儒修作为浩然正气回馈的中心,那么心魔不侵。

卫铿:呵呵,说到底有了这么一层好处,所以这个世界那些能活了个几百年、上千年的儒修们都会将教化放在首位。

落榜后,卫铿再度瞅了瞅,书院中,那几位审卷的练气九层的老儒,叹了一口气。

卫铿写文章固然用的雕物造器,没用心!他们是驱人拟心。

卫铿刁民对治世理解:我自己目的,但凡是用工具可以达到,就尽量别绑着别人压制天性来完成。即“无为”,但是我自己目的和其他人利益相同,那就要积极有为的追求“同志”

而儒生们则是将平天下的目的,九成靠在了他们对人心的收拾上。

这就是儒学极容易变成礼教,束缚他人的本因。

卫铿:人类社会道德共鸣固然因为存在,这是发展生存中互帮互助的鼓励,但核心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在内的更多生命奔向光明前景。绝不是绑住大批人,趋向于少数人定下的“正”!

卫铿承认自己落榜是应该,因为笔锋的文墨没有真情流露。

但这些出题人给自己的落榜缘由,卫铿坚决不认。

卫铿(轴):只不符合书院中少数人“浩然正气”,那就有问题了。真正的浩然正气不单单是“一味教化”,更是要“开明兼济”。

大多数少年学子都是被书院内那些练气儒士的浩然正气灌入,而有自己思想的卫铿,天天在下面暗戳戳的鄙夷其道貌岸然,意识神念中根本没办法和这帮家伙的精神影响搅和在一起。当然更没法模拟。

好吧,卫铿这自带反骨,总会习惯性的将不同阶层之间,利益矛盾标注水火分明!

卫铿嘛,就是泥腿子读书,就算看熟了,也对其统治规则抱着反意。

卫老爷确定自己做不来文章,但是开卷有益

一年后,在书院的松木亭下,卫铿正在为自己学堂的同窗送行,这位同窗是高中。

卫铿:“台兄,此去,祝你志展宏图。”

名字为台辅的同窗,接受了卫铿这一杯敬酒,然而询问道:“卫兄,您真的要离开玉山书院吗,以你的才思继续做学问,未尝不能高中。”

这位少年在乡试过后,经过了会试也高中,只是在殿试中卡死下来,求学路上,很多经文讲解都是由卫铿帮助的,而他在读书中生成了浩然之气,卫铿却没有。

只能说卫铿这个“葫芦”内有乾坤,灌入了书中道理后,没有溢出来。所以看起来像是漏的。

卫铿笑着指了指自己脑子说道:“朽木不可雕,我觉得我还是做游侠比较好,无法在庙堂上治理一方百姓,但还是能提着三尺剑锋,除一些宵小。”

和好友寒暄后,卫铿拿出了一些金银,算是“借”给他的盘缠。这位同窗好友千恩万谢后下山了。

他拿着路引与朝廷下放的通文,意气风发的下山,预备要为一方百姓造福,但是卫铿看着他远去的身影,则是皱了皱眉头。为这位凡人好友略微操心。

卫铿:这世道险恶,身怀理想的书生,真让人担忧哦

台辅上任的地点,属于穹宏之地——具体类似于地球的蜀地,荆州,

四周是险峻的山峰,而中央是一块平地。从地理上来说,这就是人族嵌入妖族地盘的一块飞地。

台辅属于没有家世的寒门弟子,并且,卫铿悄悄的测量过,他五行灵根基本修不了仙。但是他承接书院的卷册,且有巨儒接纳他为学生,这才是让卫铿感觉到奇怪。

卷册是儒门弟子的证明,入了卷册的,就相当于承接这位的衣钵。进而形成了学派(卫铿:学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