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绕仙门不入(第3/4页)

在雕刻窗枥前莫劝让负手而立:“你在山门中已经三年了,我门派在江湖中每隔十年要出世一次,上一次是为师,现在该你下山了。”

卫铿十分“感动”,嗫嚅(表演)道:“师父,弟子~弟子学艺不精,恐怕难当此任。”

莫劝让拂袖:“去吧,下山历练五年,归来时候,宗门收你为真传。”

卫铿捧着剑离开了,不过莫劝让在看着卫铿时候,目光有些叹息。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两炷香后,在这青松堂后面,莫劝让走进来,此时面前的是他的二弟子兼自己侄儿,莫思忧。这位比卫铿大一岁的男子正拱手站在这里。

莫劝让语气平静亲切:“思忧,你知道仙人吗?”

莫思忧:“世界有仙人吗?”长明灯下,这位青俊眼睛中闪烁光。

莫劝让:“当然有,本门的建立,就和仙人相关。大概在五百年前,本门的先祖在年轻时与一位仙人有交往。后来那位仙人神通大成后,先祖虽然名震江湖,但也垂垂老矣。遂,仙人为我先祖重造了山门,并且留下承诺,只要后人子弟中有灵根者,则可以引荐入山门,再过三个月,仙人就要来了。”

自此,莫思忧隐隐有些明白,师父为什么要支开卫铿了。但是他还是有些奇怪。

莫劝让:“修仙门派其实也有争斗,而大部分争斗都源于修炼资财,由于成仙不易耗费颇多,所以仙人每次前来只会择优挑选,当年,你师父我那一代,有三人有灵根,但是仙人只带走一位。也就是你的姑姑,莫菡菱。其余两人,一个是你父亲,离开了山门独寻仙道,音信全无,而我留在这。”

其实是莫劝让的灵根太杂驳,当年那位筑基期看来,莫劝让根本不可能在仙路上走下去,所以给了这样拒绝的理由。而莫劝让却耿耿于怀数十年,认为自己当年只是差那一个条件。

莫思忧:“那卫铿师弟他?”

莫劝让:“他是有灵根的,巨阙山门大阵中,在无人接应的情况下莫非有灵根,无法闯入门派幻阵。”

仙人们为这个凡间门派布设仙阵,是为了还那位修仙者早期在凡间的因果。但是不乏希望通过幻阵来挑选出一些种子选手。

现在巨阙们和凡间红尘联系太深了,此时门内的其他弟子都是王公贵族子弟,是被巨阙派门人下山游离,欠了人情,被找上门来,不得已将其引入阵中的。

眼下,莫劝让这种独占机缘的行为,若是让修仙者门派发现,使得错过“天灵根”之类的弟子,那么极可能会收回他们家族的机缘。

而在另一边,白月西挂下,某人丝毫不知道自己名额被挤压了。当然,卫铿已经意料到,在巨阙门中已经拿不到仙缘了。

傍晚,卫铿捧着自己手里的剑刃,此时指尖上和剑出现了共振,如果莫劝让看清楚,绝对会惊讶,因为剑芒不是真气激发,而是锐金之气。

卫铿将这少许锐金之力注入手中千锻剑,一道凝固的针状剑芒在剑端凝聚,而后直接从长剑上飞出,切断了五十米外的树梢。

卫铿先天真气精贵得如同指尖鲜血一样,万不得已会激发出一缕逃命,但是绝不会乱用。

后天武者的剑芒和先天之间的差别,就是,后天剑芒依旧是依托于剑锋之上,仅仅是剑锋的延伸,先天则是能控制住剑芒离开剑体不溃散,能够远程进攻。

卫铿玩味的道:“这一柄千锻剑,在外面大城中,十万金!师傅让我一年之内养好这把剑!哎,看来是真的想让我留在巨阙派效劳一辈子。”

卫铿的身边是另一本小册子,上面是养剑术,也就是抱着剑睡、抱着剑走。

以身养剑,在这个过程中,剑气难免会伤到自己。这些剑气刺入肌肉的时候,人每一疼痛,体内难免会留下一些伤。关于养剑弊端这一页,卫铿秘籍上是被人为撕掉了。修养剑术的剑客能修到,伴剑不伤,说明对剑锋激发剑芒的结构相当熟悉了。这位剑客对这把剑也就如臂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