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冰冷的铁(第2/4页)

欧尔的技能就是发射完火炮后,启动从恩马那儿继承“空间传送”能力,将自己发射出去那增程弹头的火箭基座,收回自己陆地护卫舰内部“回收仓”中。

在陆地护卫舰的金属座舱中,会冷却“回收的火箭发动机”,重新拼装成新的炮弹。等到直升机回来后,继续装弹。

无人机吊着火炮的战术,是主世界二十一世纪下半叶山地炮兵们玩法

欧尔的直升机能够在一个小时内,向五公里范围的多个阵地部署十五个发射管,每个发射八发200毫米口径的火箭炮。

欧尔召回这些发射管道则是需要二十分钟,而在车体内的自动化装弹系统半个小时重新装填完毕。这就是他的技能,“钢铁冰雹”。

所以严格来说,欧尔两个小时内,就能打一波团级别火炮齐射。(一个炮兵团也就四五十门炮。)欧尔的车辆装弹量,足足可以释放六轮“钢铁冰雹”。

他的这项技能,显然和空间扭动有关。

这是“恩马”的血脉影响。当然,卫铿打穿西线的过程中,也让他分摊了不少经验。

对于欧尔来说,他的叔叔现在很了不起。

在此次南下应对南方资产区域对农乡区域反攻倒算的战斗中,他下落的钢铁冰雹,从征粮队,再到一个个大城市火车站,那是砸得鸡飞狗跳。

只不过这种“欺负新手”,干扰城市派们收集资源的作战行动是非常吸引仇恨的。

这不,他已经收到了南方的大城市集团中,一些曾经是“革掵派”起义元老的告戒,命令让他不得再攻击收购队伍,否则的话“杜马政俯”会派遣部队来剿灭他。

他呢,看到这些警告,没有哈哈大笑,但嘴角也是咧开了。

欧尔看着远方灯火昏暗的博朗城,低声道:“如果你们能剿我,还会给我发警告信吗?”

欧尔打开了最新的农青报,上面赫然是,邮差拟定新标题:“和平?还是假借和平吸血!”

当“反抗”变成天经地义,大火已经熊熊燃起了

当晚,欧尔来到了农青会控制的一个集市区域,见了一个人。

这是一名帝国王室派来的采购员。对于这位名字叫做“希捷”,比自己大的女士,欧尔不由得被其气质所吸引,不过目前也就按捺住心中想法。

在纪律委员,以及农青会其他代表参会记录下,欧尔对这位信使:“阁下,你回去吧。关于你们要的物资,我可以答应给你们准备一批,但是关于博朗城内海关税款的结算日,你得告诉我们。”

希捷:“将军阁下,很高兴与你合作。但是你的危险立场,让我觉得与你的交易不一定能长远。”

欧尔:“这就不用你管了,或许下一次给你交货的地点就是直接在城里也不一定。”(铁星现在已经有拿下南方某些大城市的规划。)

对于希捷来说,曾几何时,不屑于思考这些来自泥脚的对手的想法,现在却不得不面对谁对谁错。

农青会搞变革,最大成功之处,就是让一波去城市中闯荡过的青年人和经过前沿大战的军人,带着知识和组织返回了乡间,帮整个农乡区域搞明白了地区积累“资本”的概念。

农业区的民众们陡然发现。过去自己作为乡下人,真的特么是吃大亏了。为什么单单是要用别人、城里人印的钱,自己仓库中农产品、农副产品,对应的粮票、油票、糖票、副食票、折扣临期商品票,不也是钱吗?

所以为什么要用好多好多农业品,换取少量的帝国钞票,而且帝国钞票只能换取少量化肥、工具、农药呢?

精明的农民们,似乎至今还是搞不懂过去帝国经济学家说的东西。

但是现在无需来“懂”城市派的道理,现在粮票换取更多化肥、燃油、机械零部件等工业品,就明白了自己要捍卫什么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