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负重向难,幸福相绝(第4/4页)

现在战争还没有结束前,卫铿就已经在未来布局经济上竞争了

在中央工业炼炉中,转炉中钢液进入平炉后,工人操作机械臂对钢水添加材料配比,随后在生产线上经过相应的热处理工艺,就能增加强度。

作为工人之一的卫铿走过炽热火焰桥,记录着脚下钢炉的状态。

第一批的特种钢,就在系统数据支持下,炼制成功。然后紧锣密鼓的进行了下一个阶段工业积累,例如组装超临界蒸汽轮机,以及电力设施转子等核心设备。

其实钢铁工业冶炼工艺上,不能完全迷信于材料配方。

主世界近古时代苏俄的钢材很有一手,其实是狂加稀土提升性质,他们地大物博,而且国企官僚机构浓厚,不在意利润。

反看东边的小日子开始偷工减料,就明白先进的工艺,很大程度上需要在不降低质量的情况下减轻成本。

尽管奥法世界有量子潮汐,各种珍稀矿产,在矿脉中隧穿震荡,是可再生。似乎是没必要。但是卫铿眼里只有“对比优势”。

【“对比优势”就是,你开超市十二个小时营业,我就早上六点,晚上十二点,十八个小时营业。你十八般兵器,我就会二十四般兵器。一个字“卷”。】

铁星搞了这么一套超大型钢铁城市,就是要在经济效益上卷死对手。而农青会现在的高组织性,其实最适合的就是给这种超大型城市做配套。

西方工业化是产业增生,所以为了增生必然会不正当竞争,开打战争。

东方工业化则是“稳固社会”,扩张的是规模。用规模效益卷死一切的边缘弱者,(当然缺陷就是有可能把创新也给卷死。哦,所以要在边缘区域完成对应的强力组织,确保创新跳出“内卷”旋涡外。)

卫铿这位掉线了数个纪元的初始工业神,就是要给这方世界的神祇们上一课。到底什么是“工业”,当技术已经进入平稳时,如何以“合作”为精神发展管理体系,将技术的边际效益卷到登峰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