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男主,女主,好合(第2/4页)

这就好比:世界文明很多,但是完善的语系很少。也就拉丁语,东方象形文字,以及失传的楔形文字,梵文这些语系。

因为文字需要在框架上不累赘、不重复,在框架下可以细分,能跟随着时代变化随时增加新的用法和词汇。语言是经久耐用的。

想想看,二十一世纪造出来的那些网络梗寿命有多长时间,能维系一年就很难了。而在古人那种低下的交流频率下,要在后世,几十代人后能看明白!不出现歧义,这是何等艰难。

东亜文化圈中的曰韩越,在漫长时间内都只是用汉字来记录,自创表音文字也在用,但取代不了汉字,这背后是有原因的。

进入工业历史后,韩越变成了数代人后极容易变意的表音文字,这使得再难有工业后的文化沉淀。

具体的例子:例如照“葫芦画瓢”,五百个常用汉字中找出来这四个后,这个组合不会产生重复。但是要“拼音来描述”,十年内可能准确,在十年后突然“狐女花苗”“湖绿花飘”“瓠绿划表”这些同音节的新词汇流行时候,回过头来再翻一翻十年前“葫芦画瓢”音节标注,还能第一时间了解历史含义吗?

几百年,几千年,口音方言都是不断变化,二十一世纪造词速度也是恐怖的。所以越韩这两国基本上难以保存历史!热衷于杜撰。——这种杜撰其实也就是靠着信息流量逞一时之能,他们是没有文化主权的。汉语先秦时期的四字成语仍然在用!没办法被时间冲掉。

文化优势的最顶级,就是语言优势。

心灵语言横空出世后,以强大的“先进性”碾压了周边。

“先进”就是让周围打交道的人,迫于竞争压力不得不跟着学。

建邺在用的,五色联盟在用,渝城(星汉)在用,天殛龙群落现在融合了人类基因后也不得不在用。至于现在东边的硫铁玄武,在和卫铿打交道后,接受蛋白质辐射(打一个棒给一个枣子的驯兽教育)后,也逐渐知道了简略蛋白质频段代表的含义。

然而最适合阐述“心灵语言”的人类基因,无愧于“先天道体”之名。

视角来到北方,相对于建邺日薄西山,北方的五色联盟则是回光返照。

由于统伐区在北边已经达到扩张极限,实在是没法更进一步,五色联盟旧势力有所喘息之机。

包钢城那边一方面迎来了南边统伐区的机械科技输入,一边与秋孟非在燕都方面的生物系统进行异常交流。这种多元开放能在短期内取得不小收益。

豫州方面统伐区城市在对汉中方面进行申请后,柴油机,钢铁,以及各种工业成品还是卖给了五色联盟。因为啊,北方几个稀土矿是统伐区目前攻破高科技机械材料急缺的。

而在另一方面,在164年后,五色联盟和北逃而来的天殛龙群落达成了一种相互依靠的关系。(这是一种游牧民族和马匹、牛羊的共生关系。)

在寒冷的秋季到来前,五色联盟的机械挖掘在漠北高原上,完成了深坑的挖掘。这种挖掘是过去这里生态生物难以完成的,鼠兔的挖掘力度也不足三米,更大型的生物挖掘力量更强,但消耗也很强。

而无法在冬季前完成工期,挖掘的力量就会在草原上冻僵。要知道鲜卑利亜上还有几个周期性的生物群落,一旦出现弱点,它们会很乐意在入冬时候暂时迁徙过来食腐。然后在春季反击返回。

但是五色联盟的机械做到了,在几个湖泊附近完成了储存有机质的深坑挖掘。天殛龙群落得以在高原上建立节点,在冬季保存有机质消耗度最低,在夏季攫取足够的有机物!在冬季到来之前伴随着人类脚步,北上扩增地盘,建立起来砖瓦建筑的巢穴,固守据点防御。来年进一步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