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第4/4页)

在这次石油危机中,高原已经完成了目前最先进的人造烷烃生产线。神州丝绸党在充分的调查后,当即跟着砸入了资金,开始投产。

在丝绸集团的运作下,从神州的工业部门要了批文。

“批文”是许可该项工业项目在神州东南部门招工,同时也宣告这是神州官方认可的工程。

然后,风后集团租用了大量的浮空运输舰。白招娣一方面是为了帮卫铿,另一方也的确从大食制造危机中看到了商机。

秦统历2282年12月14号,高原区工业园建设完毕后,这些浮空舰直接抵达工业园顶部,将生产设备直接吊载进入厂房!

这样的豪华“吊车”,工人可不是一天一两千工钱。这年头,一艘工程浮空舰需要三百人的团队,这个团队的日工资就上亿!

用这样不计成本的建设,是神州方面在天竺洋地区宣扬工业科技水平,同时也是在对大食地区的某些盟友表明态度!离婚虽然不会离,但是也轮不到你们摔碗筷的程度。

几乎是在厂房修建的同时,管道设施也开始试着传输二氧化碳了。

截止到3月底,第一批烷烃燃料已经生产完毕,连带着搭建了附属的蛋白质合成生产线。毕竟有人来给自己检验技术,不用白不用。

这些人造汽油订单立刻分给了天竺洋缺油的地区,~这是这次危机中神州方面给予这些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的后盾。

既然大食地区这些强人们用任性的方式,证明了无法履行能源供应的稳定。那么,神州就能者多劳,将其份补上,保证环天竺洋的能源消费可以稳定。

军事强人们,在用军事思维,理解经济。(他们军事思维也比不过卫铿。)

在天竺洋经济圈这个大环上,搞破坏,固然能够引起关注。

但能够确保资金、人力、原材料、市场各个环节稳定的一方,才能最终成为经济战的核心。

高原一下子就扮演了这个,天竺洋经济稳定阀的角色!

卫铿所筹划“高原地区拿下天竺洋产业链上游”的计划,起跑的第一年,就由于其他地区的骚操作,拿下了化工这块经济上至关重要“战略区域”。

化工产业链支撑了两百四十万人的制造业,按照制造业和服务业1:1.1计算,这是五百万人就业稳定了。

这还没算上电子等其他衍生基础制造业,这可比单纯的化工产业要大个五到六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