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使徒的起源,南北城邦(第2/4页)

在人类文明的最后阶段那些社会顶层占据资源,比芸芸众生更加自由的人,也开启了最后的疯狂。

或许,一直以来,他们也许就需要这样的答案。——所谓的认为地球资源消耗过多,需要减少人口,让地球恢复平衡!提出这样“减少方案”的那一群“大公”之人,肯定不想自我减少,而是让他人减少。

而人类濒临毁灭,需要幸存时,所指定的幸存方案,也都是少数精英带着足够多的少女,嗯,可能还有少部分少男,坐上方舟。

某些人觉得,只要自己幸存,就能代表人类幸存。——因为啊,自己是“选民”。

靠在机械兽身上的卫铿(真新正),看完了白灵鹿的资料后,吐了一口气后说道:“也就是说,前一代文明的某些思维,还存活在使徒个体中是吗?”

维度空间泡中

白灵鹿:“是的,所以它们之间也有权力斗争。”

白灵鹿挥了挥手,招呼来了界面,进一步为卫老爷描绘末世百态。

场景:在广阔的南美高原上,一根根一两百米高的,光秃秃的棍子耸立在上面。塔顶冒着水渍,棍子上面流动着绿色的线条。

这是大白蚁似的生物构建的巨塔,抽取地下水来浇灌绿色的塔体,而塔体上藻类伸张后,被白蚁带入塔中洞穴,就形成了巨塔上流动的线条。

这个塔群,由南美塔林巢主(使徒)构建。

在第十七阶段的探险中,本方文明的探索队抵达了这里。他们仰望着这个塔群,作为时空探险者和这位使徒进行了非常简短的交流。

这位使徒的疑似人类思维,对时空探险者的询问如此应答:它(潘多拉场)的到来,并没有消除什么,相反,增加了很多。

卫铿在听到这样的使徒回答后,愣了愣,第一时间在想:“增加了啥?”

但是一瞬间又恍然明白了,这不是对“自己这类人”的增加,而是“那些人”视角内。而“那些人”视角内的增加,与自己有屁关系?

卫铿笑了笑,低声道:“九九六创造的梦想,与参与九九六的人何干?”(讽刺)

只是空间泡上,白灵鹿顿了顿,她张了张嘴,想解释道:

“我的意思是,想让你明白,作为使徒级别存在,在这个世界的定位。”这句最终导引词被白灵鹿闷了下去。

但是突然,白灵鹿的心里出现了一丝“也不错咯”的感觉。她觉得让卫铿就这么理解,整个潘多拉世界也许会有更加有趣,嗯,取得更加不一样的结果。

……

两个星期内,一切无事。

至少对卫铿(真新正)来说,除学习,别无他事。

于是也没有做任何额外的事情。

补充:空扭位面的卫铿也是这个德性。

但这个星球上,东大洋的区域上,海水中珊瑚和硫铁的群落正在相互倾轧。

而另一边,建邺南方研究学院组织的外出队伍中,没有“真新正”的名字。

145年8月23号,早上六点。当卫铿还在床上迷糊,打算继续养精蓄锐到闹铃定时的7:30。

学院组织的队伍已经踏着朝阳出发了。

上午九点钟,紫金山天文台下,教导主任王乐西看着这一届选出来的优秀学生,颇为得意。下面就是要等北方来客的队伍到来了。

※※※

南建邺,北五色。

这是潘多拉时代,世界岛东部最大的两个人类城邦集团。

建邺这种大部分工业、人口,以及科技中心,都复合在一座超大型中心城市的情况,是由于其特殊历史、地理因素造就的。

而北方的五色联盟,一百六十年前由五座工业城市链接而成,这五个工业城市又都通过黄河中下游的水道网络进行联系。

历史上,当南方的建邺城开始运用人类群落保护效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