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赣江,新节点(第3/4页)

随着蘑菇状的散逸塔楼建设成功后,从山上砍伐的竹子等植物,经过粉碎,被投入沼气池中进行反应。分解者们将部分能量变成甲烷用于发电,另一部分生命能量对着附近数百亩的土地散射出去。

这使得,小小的一块农田区域内的作物,实际上是得到了整片山上的生物能量的供应。

作物结出种子的速度,简直就和草莓长白毛的速度一样快。

最大型的种植园,能在玉米等作物的种植上做到一个月一熟,小型种植园抵着发电塔辐射强度安全标准线,能让谷类作物从发芽到结穗全过程只要十四天。

当然这样疯狂的生长,整片区域消耗的水源也是巨大的。直接靠着水塔毫不停息的从河流中抽水。

所以当赣南地区的战役结束后,该地区生态界的自然基因群落节点,其实被这些人造的节点取代了。

当农业能做到工业那样中心化,也形成了对周围的掠夺效应。一个种植园,消耗两三座山的生物产出。

大片的山区,被种植工人定期砍伐。

山上真的是一个十公斤的大型生物,都没有活路了。

偶尔冒出来的竹鼠类食植哺乳动物被逮走。——肥的被卫铿烤,瘦的送去消毒喂猫。

驻扎在这里统伐军的武装力量,补充肉类,主要就是靠这些大型啮齿类动物。

用绝命位面的人眼光来看,赣水上游正朝着北大荒国营粮食生产区域的模式转化。

而下放的人,有了农业生产用地这样的资产,那他是不是调整者的身份?这个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将不再重要。

【统伐区。土地定义为个人终身使用权,不得随意转让,转让对象必须在农业生产区从事农业生产五年,并且通过统伐区统考本科线以上。——简而言之,可以转让给儿子,但是儿子得会种地,并且得考上大学。】

……

视角来到北方,潘多拉纪145年五月,

真新正,已经抵达了建邺十七个月。

在学校提供的中级战兽调整实验室中,实验平台上,一头战兽正在被拼装修理,战兽身上插满了营养液管子。

而身上的部分则是机械结构,正在被安装零件。

代号为真新正的卫铿个体,正在给这个战兽上螺丝,在其左边有一个类似酒店桌子的旋转平台,圆形平台上一个个格子装满了零件和工具,只要操作人员手一转动,就能拿到部分工具。

在建邺城的卫铿,表现就和在乡下有地的土财主一样。

这几年呢,卫铿不缺“钢镚”。

而且手上也不缺战兽,例如现在拼装的这头战兽是一只大型猫科动物。这是在赣南战斗中,开始大型化的个体。由商队托运过来了

这个战兽在改造前,空重就已经达到了四百公斤,体长,不算尾有三米,肩高一点五米。

而且性格良好,且忠诚!不忠诚的大猫在卫铿集群这里讨不到食物。

这个个体到建邺城后,对同样是卫铿个体的真新正也保持着绝对服从。卫铿集群基因辐射已经对其留下了主仆理念了。在改造前,生命就已经对卫铿高度服从了,视角和感知,能被卫铿共享。

这个大型猫科动物,以灵敏为优点,在改造后可以达到一吨重,两肋和头骨将加载装甲,爪腕上将加载斧刃。尾部生物组织将拉长同时机械化,达到三米长度。一方面维持跳跃平衡,而另一方面也是方便甩出飞刃,对二十米高度内的空中目标进行反击。

当然改造后进食量会增加四倍,吃的也不是肉了,而是吞油和高糖食物。

这是一个灵敏,且能在前面抗的单位。

卫铿没有在上面加载花里胡哨的机炮,这个呢,卫铿自己拿着枪进行精准命中。

……

现在卫铿安装完毕后,打开系统的动态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