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溢满硝烟的河岸(第2/4页)

曲线的弹道落下后,高速弹丸扫描地面,经过再次爆炸,化为高速金属弹丸自上而下贯穿了蘇制战车的装甲。地面上冒出了大批的火焰,只有那些有铁幕能量强化的战车没有被击毁。

5号后,由于卫铿对该区域空中防护得当,蘇空军没有可乘之机。尽管蘇双刃武装直升机虽然也多次掠过河流,击毁了多条驳船,但是驳船上的导弹也让双刃,旋转,旋转,自由飘荡,砰的硬着陆,变成河谷中冒烟的燃烧堆。

在伊列河流域,战争的主舞台上仍旧是火炮和装甲之间的搏斗。

五日的战争失败后,蘇军参谋们意识到,想要依托重装部队强捅进去是不现实的,这复杂幽长的伊列河谷通道,总是能夹断蘇军伸进去的铁棍。

但是,就此放弃?蘇军高层指挥官们何其不甘!

蘇军此战目标是彻底摧毁神州在中亚前哨区域的一切反抗力量,扫荡天山区域的神州屯兵区。

现在好不容易通过战术,将神州在西域的主要作战力量勾出家门一顿狂扁,赶到南边天竺。可现在又遇到了卫铿这样的守门员。正是吃饭碰沙,喝水看见虫。

……

但现在的蘇重装集团也别无选择了,神州的兵部在这段时间已经成功调来了兵力堵住了神州北侧的路口,最先赶到这里的卫铿轻装甲战车哨队的成员已经原地向友军们交出载具和防御阵地。

而毛子也并不知道,这些隶属卫铿的部队随后以极快的速度南下,与一批支援的坦克重装备汇合,赶往伊列河谷。

【毛子的老谚语:遇到困难,铁棒横扫!困难加倍,铁棒加粗!】

在10月7日后,蘇军从伊列河入夷播海的下游区域,快速绕过去了一批轻装集团部队,这个集团军消耗的物资少,在进入区域后,勉强在一个月内能维持作战补给,在转移后立刻从东北方向上进攻卫铿的兵团。同时也在伊列河的南方发起冲击,试图用南北夹击战术覆灭卫铿的阻击部队。

但是这种攻势并没有奏效。北线的蘇轻装甲的参战,都在卫铿测算中。

镰刀和收割者这样依靠磁电记忆金属形成拉力肌肉的作战装甲,虽然在地形跨越上有着优良的性能,甚至能依托底部的火箭进行跨越三十米障碍的蛙跳作战。往往十多架这样的机甲,就能夺取高地。

但是在北线的山地防御体系上,卫铿在战前进行了勘探,在战时工程队用爆破临时拓宽了道路,让缴获的犀牛主战坦克和麒麟坦克直接开到了山脊上。一车当山,万机莫开。

蘇军轻装甲单位被山头上的坦克一个个点碎,而且卫铿手下的兵打完一炮就从山脊上缩下来,然后沿着山脊背后的路,换一个地方继续探头打一炮,这真的让毛熊的东北方向的指挥官气得砸伏特加瓶子。

12日,卫铿依旧牢牢地守住了伊列河谷前处多处关键位置,如同一个磨不断的粗短老虎钳微微凸出来夹住蘇军主力不放,偶尔还会“扭”一下,让蘇系钢铁洪流进不得,退不舍!

卫铿不是一个乱发捷报的人。因为卫老爷的心态向来是:“凡是没有落袋为安的事情,就一直得提着点神。”

但是兵部那边已经提前将这场战事报捷了。在神京的各大报纸上,关乎歼灭北塞敌国数个师编制的装甲力量的报道全部出来了,甚至啊,卫铿战场记录的照片,那些蘇制坦克的残骸遍布伊列河西岸的场面,也被放在了头条上。至于卫铿的军衔也直接变动为副将。预备回来的时候,直接升至总兵。

这是实打实的“武功”,而不是在大营中熬资历,亦或是花钱走兵部后门能得到的。

西域的那帮塞出派剑出偏锋,也就是求着这个战功升迁,他们可都是从神京的武官学院的名门,自诩有着真才实学。现在到头来,被卫铿这个外人获得了,实在是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