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不显名,功深藏(第3/4页)

紧接着,这股浪潮开始进一步推进,在纯粹的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双开花。

廉价的水杯、水壶,技术落后十年的黑白电视机、卫星铁锅,这些个洛水集团捡破烂来的落后产能,迅速朝着乡村扩散。

而乡村得到了贷款更新农业生产技术,品质提升的农产品却也不仅仅在洛水的新工业园扩散,因为价格实在太便宜了也打到了大城市内,在那些上流行业的人群中,抢了一定的市场,形成了一个循环。

1970年上半年,确定这个循环是可行的,卫铿又推了一把。

洛水集团最高董事会上决定推动西部的道路网络更新,并且愿意继续投资电网体系。因为啊,目前那些和洛水签合同的乡村需要电,而采光发电工业园,一天的发电有时间波动性,抢不到城市订单,但乡村小企业恰好在服务内。

神州目前的道路网其实是很不错的基础,只是一些支线需要处理。

电网体系更是老官僚体系维系的国家产业,年年投入资金,部分设施也都健全,只是过去经济一直是周期萧条没法盈利。

神州总咨议院中默许了洛水集团的经济扩张。

……

洛水集团内认真严肃的卫铿在1970年的目标规划中落笔道:“第三次工业时代,轻工业,农业,交通重工业的经济规模基础,决定了it产业的市场需求。”

纺织业,农业,经济活动规模越大,信息的汇总处理负担越大,按照传统的手法是不断的招收办事员!苏俄的计划经济就这样,只是办事员越来越多,政府办事处越来越臃肿。

信息时代,这些枯燥的工作,只要一个电子设备内的软件程序就能完成办公。

换而言之,庞大的经济活动,能产生对it业的需求。而只有产生了这样的市场,才能养活it产业。主世界二十世纪,印度这个“世界办公室”是为欧洲服务的,他自己本土经济活动用不着it产业。

it可以民用,也可以军用!这本来就是信息技术革命的一部分。

这盘棋,卫铿下的跨度太大了,从信息产业的培训学校刚开始办就布局了。应当没人能看的出来。

即使是后世,当战场上神州作战机械集成的智能系统在战争中体现出了优势,如若单单研究军事技术,却对这段时期的社会经济学,民用技术研究不深入,可能也发现不了,这一切变化背后,那个小小的蝴蝶翅膀。

卫铿感慨:“当然,也许在现在,还有未来,人们的眼里,我恐怕依旧是个风评不佳的商人吧。”

卫铿翻开了一些文档资料,上面是最近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一家严重的产品投诉事件。

销售平台的产品出现问题,那就赔偿,取消供应商平台售卖资格,按照流程来处理就行了,大量的乡村工厂建立,总有那么几家良莠不齐,从整个社会进行转型方面来说,这些问题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但是新闻闹得很大。

因为这几家电子销售平台终究是自己集团的子公司,在东方,所有老字号都有招牌一说,而这种种,无疑是在砸了招牌。

由于预料到了未来的一些不好的情况,改良派的卫铿已经没有最初那些许斗志,因为改良往往在是当代不受认可,在未来也不会用浓墨重彩记录功绩。

在社会上,当一个经济集团的主题面向下层的时候,就会与上层产生割裂。

然而如果过了十年二十年,当今天下层完成晋升,也会转向上层,人呢,都是虚荣,用廉价物品是因为没钱,而一旦条件好了,就会追逐潮流。如果社会意识形态不根本改变,消费者的品味可以转为上层,当这个时代过去后,洛水的招牌和口碑却定在下层了,最终造就的市场,却给了在上面以逸待劳的集团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