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天下是你们的(第3/4页)

蒸汽机仍没停止继续改进,现在的效率又高了一些。

“现在还很慢,还要摸索。”

“御辇”之上,车厢之中仍旧是温暖的。

朱厚熜指了指外面:“京城以南一片平坦,但纵使如此,冬日行车,铁轨之上覆雪怎么办?南方多雨,路基泥泞沉降怎么办?但是往前看的话,技术上总能进步、克服,经验上也能不断总结。汝忠,若是从北京到南京甚至到广州都能一日之间到达,不避寒暑雨雪,天下又是怎样?”

吴承恩坐在皇帝不远处,望着装了玻璃的车窗外面,一时有些失神。

那可当真难以想象。

“这还只是在地上跑,不是在天上飞。”朱厚熜也有些失神,回忆着记忆里散碎的图景,“一日之间,从京城到了南洋都护府,也不是不可能。今非昔比了,故而大明可以管得住更大的疆土,何况将来?”

“……陛下高瞻远瞩,臣钦佩之至……”

朱厚熜笑了笑:“回你的车厢歇一歇,再多看看外面,多想一想吧。”

他这一路,除了经停一些大车站时,也不会下车去扰民、打扰当地官员。

车行并不快,但可以一路少停,一直在动。

陪伴他出来的,有孙岚和林清萍。

是要祭拜父母,孙岚是皇后,该一同来。林清萍与他一样是重游故地,宫里则留下了文素云看护一下后宫。

除此之外,还有那朝鲜双姝和严世蕃送来的东瀛国色。

终究逃不过新鲜感。

“昔年朕赴京登基,一路上可走了许多天。”

吴承恩离开了,孙岚她们则从另一端的两节车厢过来。

林清萍笑着看皇帝,她儿子在昆明,孙子也有了。外滇和交趾战事正趁现在旱季开始,儿子却没有什么危险的,无非等着后面去就藩国主罢了。

孙岚则仍旧年轻,很好奇地听朱厚熜讲过去的故事。

而那朝鲜和东瀛“贵人”,在这里自然是服侍皇帝、皇后、贵妃的角色。

只不过对于她们来说,坐上火车一路前进,也是从来不曾想象过的经历,既震撼又敬畏。

当年朱厚熜花了近二十天才抵达京城,那么多的人一起已经算走得快的了。

而如今朱厚熜要回安陆,却只用五日就能先抵达湖广,更多的时间是从武昌北面的德安站转乘马车前往显陵和潜邸所在。

龙归故里,对湖广来说是一件大事。

而奉命前往德安站迎驾的人当中,还有今年终于考中了举人、明年将赴京应会试的张居正。

许多年不见皇帝了,张居正也有些忐忑。

当时以太岳为名往《明报》上刊了那篇文章,官场之中自然知道了:若非皇帝首肯,又岂会引导那样的舆论?

张居正没有失圣心!

当然,也有张居正本身才学就好的原因。

现在太子在监国,而湖广这边呈去迎驾、伴驾方案和祭祀仪典时,皇帝也批了一条意见:叫上张居正那小子。

张居正这小子站在腊月里的德安站外,只是作为士绅耆老欢迎队伍之中的一员。

等了大半天了,很冷。

因为从信阳那边过来,要爬一段坡。以现在的火车头,爬这一段坡很不容易。

当初修建这一段都经过专门的设计,是什么人字形,专为翻越一些山坡而研究的。

再加上现在时处寒冬腊月,为了皇帝安危起见,自然是多加检查、缓缓而行。

当御辇终于抵达德安站,今天就要歇宿于这里的驿馆了。

见过了湖广当地官员之后,皇帝果然单独把张居正叫了过去。

朱厚熜看了他一会不禁笑了起来:“刚刚二十来岁,胡子留得有模有样的了。”

“……学生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朱厚熜让他起来后就直接说道,“朕面前,你不敢打马虎眼。叫你伴驾是为什么,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