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灭国神风(第2/4页)

“臣领旨!”

严春生大礼谢恩,站起身来之后有如同出笼猛虎一般的威势。

十年了。北征还京、受封国公后,他再没踏足过沙场。

去朝鲜,没有他。

征东瀛,一开始也没有他。

被皇帝“压”到了现在,原来是有这样一番计较。

此去不叙功,只考验忠诚。

他愿意去涉这个险孤军作战制造混乱,才会收获最无上的褒奖。

一国之地。

敢不敢?敢!

皇帝眼神里毫不见冷酷,严春生再次抱拳:“臣去点兵!”

“去吧,朕信你定能凯旋!”

……

碧蓝蓝的海上放巨鲸,朱厚熜坐在北京望东瀛。

就这样了,接下来对于他来说,是等战报、等结果。

安排了这些事,等毛伯温抵京、替代唐顺之的国务大臣确定之前,朱厚熜开始为儿女操办婚事。

压力自然只给到东瀛。

现在是暴风雨前的平静,陶隆房越来越焦躁,因为大内义隆越来越悲观。

对怀疑可能是“内鬼”的毛利元就,打不得,也轻易打不赢。

打了他,尼子氏的其他降将可能也人人自危,御守联军现在难道先解散,只由他们大内氏作为大明点名的罪酋之一单独顶着压力?

还是说敌军未至,先安内?

想赢也很难的啦,毛利元就可是一路扛过来的人物。

现在,大内义隆倒是很信任陶隆房,把大内军都托付给了他这个总大将布防。

但他自己这种及时享乐的做派是怎么一回事?

养伤结束、再次出现在家臣和其他盟友面前的大内义隆,名为加强情谊共御大敌,但不商议军事安排,只是饮酒赏妹有啥用?

御敌靠感情?

大敌当前,陶隆房不理解大内义隆怎么总是容易在挫败后一蹶难振、逃避现实。

好在这个展开里,大内义隆不得不应大明这一战,没有“重文轻武”,最终导致陶隆房下克上。

眼下陶隆房感觉指望不上大内义隆站出来鼓舞士气、指挥大局了。

“壹岐、五岛列岛、草垣群岛、种子、屋久,岛津家还请在九州外围布置前哨,及时探知敌军何时出现!联军第一要务,仍要阻敌军登岸!他们的火炮火枪虽然厉害,但神风仍会庇佑我们!就算无法阻止登岸,中国山地和九州山地,同样易守难攻!”

陶隆房和岛津贵久的家臣商讨着策略,而后又盯向了毛利元就的家臣:“安艺不是前线,对马岛和琉球都离九州更近,还请毛利桑尽快遵从大将军命令,派遣精锐前去福冈协守!”

“请陶桑放心,毛利大人正在大军准备兵器粮草,很快就会出发。”

陶隆房并不放心,但不管怎么样,要先削弱毛利元就在这边的实力。

假如他不听从命令,那么在御守联军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但是陶桑。”毛利元就的家臣又问道,“如今看来,恐怕战事开始要等到冬日。我们安艺的大军去了福冈,这几个月的粮食真的没问题吗?毛利大人也担心这一点。”

台风季已经来了,明军仍旧在对马岛和琉球按兵不动,就连九州和本州外围的壹岐岛这些岛链附近,也不见明军战舰的踪迹。

难道真要等到台风季过去、深秋之后才开始进攻?

“对援军,岛津桑当然会供应充足的粮食。也不用担心,我们在消耗军粮,明军更只能依赖海船运送粮食!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

陶隆房的眼底还有一些盘算。

如果距离明军真正攻来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而毛利元就仍旧以各种理由推脱,那么是不是赌一赌,利用这段时间提前清除内忧?

这些决断,需要大内义隆去做。

陶隆房也只是区区一个家臣,无法像大内义隆那样,通过拉拢毛利元就的家臣和安艺国的国人众迅速消化掉安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