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自寻取死之道(第4/5页)

朱载墌点了点头:“无碍,张风说得对,我岂能不见识一下海疆?要知道父亲那里,常常提到海防、海贸之要!”

他们在双屿岛上开始“体察”大明海贸,在海洋的东南面,有前往琉球贸易的商船,也有他们雇佣的海上长城公司护卫舰船。

而浩渺的海上,也有已经被指名道姓为“罪酋”的细川氏、大内氏及一些其他有心人派出的海盗们,想往朝鲜、对马岛、琉球甚至大明偷袭,在海上劫掠财富。

大战当前,多一些财富,就多一份实力,多一份名声。

朝鲜也派出了资格够重的大臣:在大小尹之争中、甚至在小尹兄弟俩之间目前都已经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尹元老。

而小尹兄弟本来力主派出王世子,在尹任的全力反对下没能促成这件事。

王世子如果在途中出了什么问题,那朝鲜王储就不用争了。

最后,还是海安君李山希被派了出来。

两人刚刚抵达九连城,身后就传来消息:荠浦港再现倭乱,尹元衡请派兵平乱。

尹元老既盼着弟弟能够借机拉拢一些将领,又担心弟弟的实力更加强大。

这上国之行,一别朝鲜数月,不知回去后是不是局面又会被动一些。

他看了看与王位不可能有关、这些年里只是辅助打理李怿设的王业局的李山希,脸上带了些笑容:“上国天子早年便对殿下多有赞赏,这一次到上国都城,还请殿下多多美言。此前王上受奸臣蒙蔽蛊惑,竟有向上国请兵清君侧之失礼举措。如今我亲为使臣,自辩之余若有殿下美言为证,待归国后,殿下在王业局自然更加稳如泰山。”

李山希心中其实触动很大。

父亲都被逼迫得要向大明求助了,可见处境何其凶险。

他虽然身在王业局,但与大明边贸的事,先是金安老把持;金安老一家身死族灭后,如今又被小尹兄弟把持。

李山希名义上在督管王业局,实则还不是只能做个甩手掌柜。每年呈上来的账目,他只是直接署印而已,如何能真正管事?

眼下尹元老是允诺他回去之后的利益吗?

他其实本就起不到作用……

至于在大明天子面前美言小尹兄弟之“忠”……李山希想起许久不见的大明皇帝,只是先对尹元老点了点头。

上一个陪他一起出使大明的金祺,现在大概已经投胎了。

北京城今年没有万寿大典,召见诸国使臣一同订立公约的事是在十月。

现在,军务会议上已经讨论到最终的将卒调动方案了。

琉球那霸港外,夜色中有许多小船迫近,船上满是握着武士刀目露贪婪的人。

双屿港东面,也有倭寇趁着大明海防战舰巡视的夜间缝隙,正在等待良机。

乾清宫里,朱厚熜看着严世蕃送回的奏报不由得笑了:“尊皇攘夷大将军?御守大将军?”

“陛下,阳武侯再上请罪疏。未能合围台湾,以致残匪逃亡、走漏消息,此事……”

朱厚熜看了看陆炳:“他请罪还要你来问?托你说情了?”

陆炳有点尴尬。

“你又不是不知道,朕并不在意,也不会惩办,顺水人情你倒是会做了。”朱厚熜再看严世蕃的奏报,嘴里则说着,“台湾岛毕竟很大,上面也只是陆战兵剿匪练兵,难道当真派战舰过百巡岛封锁?走漏些人,那很正常。只不过贪功冒进,他手底下的将卒这回总该长点教训才是。”

等到看完之后,朱厚熜才搁下了那密奏。

“朕的大军还没去,日本有些人倒是已经开始利用朕了。足利义晴想利用朕,大内义隆和细川晴元也想利用朕。现在倒好,日本有了新的变化,三个大将军啊?”

朱厚熜颇为有趣地感慨着自己给日本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