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宗室奇才辈出(第3/5页)

俺答却笑了起来:“看来叶尔羌已经做出了选择,一定要做我的敌人。满速儿苏丹,您不用顾虑太多。怎么面对大明,怎么维系商路,怎么卫护你们的教义,这些都是小事。现在……先留下热西德吧。巴布尔的儿子,就让你看看,我会借你何等精锐的力量!”

号角声吹响,平静的河谷大乱起来。

在这天山的眼睛旁,这一次,只会是叶尔羌在仅仅一代半人之后重归东察合台治下的战争。

至于大明接不接受……接下来,俺答要回到河套宣宁的北面,让大明必须仍旧和吐鲁番保持畅通的贸易了。

他相信,就算大明如今很强,也无法应对来自万里边境都是敌国的压力。

在这几个方向,维持住现在的局势,就是俺答能做到的最好结果。

机会,只可能在将来。

或者等如今那个皇帝死掉,或者大明出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

对于周边正在发生的事,朱厚熜暂不知晓。

此时此刻,大明正在举行殿试。

奉天门内,国议殿外,贡士们一视同仁,都在丹墀下的平地上答题。

如今有博研院,粗略推看一下天气,是能做到的。

就算不准,以北京轻工园里如今的产能和大明民间的工商业,仍旧能做好准备——比如此刻被分割为三大区域、每个区域都用木架和轻纱帷幔隔开的考区、考位。

被遮挡了视线,贡士们感觉也不错。

虽然不知道别人是不是也像自己这么心神不宁,但至少也不会让自己这丑态被皇帝、重臣看到。

题太难了。

也许官府方向的考生不会这么觉得,但是企业和科学院方向的贡士,没考过这样的题。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选择官府方向的考生,这回来到考位上之后,也赫然看到他们每人的案上还准备了一个算盘,数张稿纸。

他们的考题,也有不少实务题。

跟工程有关的,跟赋税计算有关的,跟官吏俸禄及公务开支有关的,需要他们用算盘的题至少有三道。另外,还有一些附加题。

还是春日里,但不知有多少人汗流浃背。

他们的父辈当年常说科举难,那也不至于难到这种程度吧?他们还不是一个个云淡风轻、清雅至极?

其他考官如今正一起坐在国议殿里,许多人也是刚刚才看到题目。

这时,他们不禁把目光看向了杨慎和杨博。

“总辅,首席,唐国老,这题目……也着实太难了吧?”

杨慎倒是平淡地说道:“企业和科学院方向的题,都是陛下出的。官府方向的题,我们几人虽先拟了奏请圣断,陛下也以为可。殿试既不除名,那么题目出得难一点,自然更好分高下。昔年我那一科若是也很难,我也不至于恃才傲物,自以为才智卓绝,蹉跎了十余年。”

其他人就只感觉无语。

你这个状元,说这样的话合适吗?

但是让新科进士感觉到“难”,似乎确实有利于他们出仕授职后谨慎一些,把姿态放低一点。

同样的,这么难的题,如果仍旧能够脱颖而出,那就确实是才智非凡,可以重点观察。

养心殿里,朱厚熜也在看一个人做题。

这做题的,是睿王朱载堚。

他的亲生父母及兄长姐妹已经抵京,他如今得到朱厚熜另眼相看,本来也不用再考什么进士得恩典。

但是既然殿试确定了有三个方向志愿选择,其中还有科学院这个方向,朱载堚还是主动奏请,说想考一考皇帝和诸位院士一同出的题。

现在朱厚熜旁边,还有一个小孩子。

这孩子才五六岁模样,他好奇地看着睿王答题,又懵懵地看着皇帝。

答题的是他的远房堂哥,监考的是他远房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