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什么档次做天子同党?

前有不历州县不拟台阁,清流道路被彻底断绝,没有谁能从京城低品只凭人脉和圣眷就升到重臣。

而如今,皇帝明旨:不是大同党,官都不要当。

什么是大同党?

大同人或许会满脑子问号,但天下读书人谁不知道?

谁都懂,谁都没那个胆子站出来说:我反对天下大同!

那是几千年来道德顶峰的旗帜,是“仁”的归途,是儒门已经讲了多少年修身齐家治国的最终目标。

在大明,读书人天然应该就是大同党,所以皇帝的这道旨意看似根本没有影响。

然而如今摊开了纸、研好了墨的官员们,却提不动笔。

《礼记》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是大道,是理想。几千年来,大家伙讨论的,也只是如何“近道”,接近这个理想。

而接近的办法,《礼记》里也说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哪怕如此,还是因为方法的缺失,最终导致了理学和心学的分歧。

现在的皇帝陛下,重实践。

他要官员们写的,不是那些虚的概念,是具体可以怎么做。该做的、能做的、可考量的。

没有夸夸而谈只讲理论的余地了啊家人们。

这大同党,这将来做官的准绳,一旦落了笔,定了条文,那将来这个大同党可就不同于以前纯粹拿出来说的“理想追求”了。

只说我也以“天下大同”为人生追求是不能够的。

都知道彼此是什么样的货色,别扯那些虚的,该做到的这些准绳你能不能做到?觉得做不到就别做官。

做官之后该怎么修身齐家治国?

如此大面积的官员书面“奏对”,消息岂能瞒得住?

最热闹的仍旧是茶楼酒肆书院,还没正式走上官途的读书人们大多毫无包袱、满是热血,自然仍旧侃侃而谈。

“无非是把一些问题点破了,说明了!”大热天的,边摇扇边侃更显快感,“做官难道不是为了辅佐陛下治国平天下?注重德行约束家族难道不是该做的?依不才来看,最低限度本就写在律条里!”

“嘿嘿,一场大戏。”好事的斟着茶,“写上几条,又有何难?如今问题是:你只抄一下律条禁令,高德之士慷慨陈词,那么在陛下眼中,可就分出个三六九等了!”

“……妙哉!这落脚处,竟在这里?”

“还有更妙的。”斟了茶就要美滋滋的品,那人半眯着眼睛摇头晃脑,“陛下惯喜统计官员言行、前后对照。如今这明文奏对,倒像是军令状一般,将来犯了事,有什么话好说?再者,你若只抄律条,后面统计出来大多数同僚心目中该做到的比律条还要多一点,那你是不是立刻便算不合格,该羞愧不已请辞了?”

几个年轻人目瞪口呆。

“只是人无完人,管得了自己,真能管得了一大家子?若为了表明德行高远,调子起高了,将来怎么办?”那喝茶的却又叹了一口气,“如今起调子的是他们,将来要和这调子的却是你我啊。”

“……此计甚是……”

大家品味到这里,也不能明说陛下您老人家太阴了些。

然而现在他们充分理解了官员们的为难。

啥修身齐家?

史书上历历在目,最低限度无非就是如今朝廷就有的律条:关于贪污的,关于倚仗官位侵田夺店掳人为奴为婢的,关于纵容家族欺行霸市的,关于……

这次大察不就是大察工商吗?大察的对象是官员,大察的内容主要是工商事,那不就是官员贪污和官商勾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