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新阶段的必然苦恼(第4/5页)

但朱厚熜哪里曾深入去了解她的品性?

这是皇后啊,尤其是他这后半生的皇后啊。在将来的皇位继承问题面前,谁知道孙岚自己会如何?

孙茗的遗愿,朱厚熜不想违背。选立她,诸位皇子也能更明白父亲的心意,太子多少能安心一些。

朱厚熜苦笑了一下,让太子留心朝鲜那边的情况,那边如今果然斗得不可开交。金安老和金祺都已经死了,现在是大小尹在争斗不休,听说李怿已经被迫搞了一次“内禅”来激化矛盾。

现在,自己最大的几个儿子也已经到了长大成人的阶段。按照大明皇帝们过去的寿命情况,就算朱厚熜现在身体还很不错,但朝臣们又有多少会像孙茗自己默默准备的那样,以防万一呢?

人生总有意外嘛,去年以前,皇后的身体不是也很好?

东宫开府建衙已经数年,有人挤到了和太子属官关系密切的圈子里,有些人挤不进去。

而这次,就是一个机会。

在大位问题上,尘埃落定之前,从来都是纷争不断。

“京里京外,这段时间都多留心些。”朱厚熜吩咐着陆炳,心里琢磨着怎么引导文武百官的心思别放太多在这方面。

“臣领命!”陆炳递上一个折子,“以前就有的一些奏报,臣已经整理了一下,呈陛下预览。童家的行状,陛下再给臣半个月。”

朱厚熜点了点头,让他先去忙。

童家兄弟俩,童家更多的亲戚乃至于当地亲族的情况,朱厚熜还得摸摸底。

孙京的说法是一方面,陆炳这边暗访到的情况是另一方面。

这只是一方面,朝堂上其他重臣的想法,朱厚熜也得了解。

刚好,这么些年过去了,文武百官之间又结成了大大小小怎样的圈子,这一次也摸摸底。

“宣崔元。”

……

不论朱厚熜对大明的改变有多少,只要皇帝仍在,大位的问题始终是最敏感的问题。

何况现在的大明盛世再临,天子威临四海,君权无上?

虚岁十六的张居正陪着太子跪在几筵殿里,他身上也穿着丧服。

察觉到皇帝对张居正的另眼相看,这么多年来,皇后对张居正也极好,是把他当做儿子将来的巩固之臣来释放善意的。

因此,张居正对皇后不无感情,眼下心中也有些哀痛。

但早慧的他,更加清楚将来有着多少可能的波折。

对于皇后有遗愿一事,张居正并不知晓。

但此时此刻,他已经琢磨着后面该怎么做了。

首先,太子自当服丧二十七月,以示孝道。

而这段时间,则该沉下心来钻研学问。三年之后,该当奏请陛下,化名应试。若能在公正的情况下中了举、中了进士,那是能让皇帝欣喜、朝臣信服的重要一环。

这就是第二件应该去做的事。

至于第三件,更该在随后奏请陛下,择一府之地,试理民政。

在皇帝身边得到言传身教这么多年,张居正很敏锐地发现皇帝要求皇子们有学问、有处置问题的经验。

从十三岁开始,后来皇帝上的课以案例居多。

但按照皇帝推崇的实践学的道理,纸上得来还是浅了,终究要亲历一些实务。

张居正觉得,这样的建议应该是能得到皇帝欣赏的。

当此之时,皇帝春秋鼎盛,先继续守孝学习,皇帝若仍旧看重太子,必定欢喜。他为太子师,若子弟学业有成,为人师者应该也是愿意看到的。太子积累声望,也是应有之理,不算触及皇帝威权。

而有了声望之后,一府之地不涉军权,更远离中枢。只要从始至终都有化名,仅仅少数重臣知道,那太子如此历练,皇帝应当也是乐于看到的。

同样,到了那个时候,太子去了地方历练,安全方面皇帝用心与否,也能判断出皇帝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