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人见人爱严世蕃(第2/4页)

“万万不能!”刘天和断然回答,“黄淮前车之鉴,若长江也步了后尘,湖广、江南永无宁日!实则若只是材木,倒不至为患。然如今天下安定,云南、陕西边市大兴,湖广、四川膏腴之地,人丁定然兴旺。材木之取,再加民间伐薪烧炭,纵然南方雨水充沛,也难保不是千里山秃、万里浊流!”

朱厚熜明白了他的意思。

工程用木的破坏性倒还好,主要是大量人口的能源需求和民间建造需求这件事。老百姓伐木,那是乔木灌木一起上。

经年累月地搞下去,山被弄秃了,水土自然流失,水患压力自然增大。

朱厚熜不由得深深看了一眼刘天和:从嘉靖三年南巡让他负责了相关事情到现在,快十年时间,刘天和确实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了,认识相当到位。

他知道陕西、山西的问题严重,但是平日里事情多,倒没有全面深入地考虑相关问题。

让孙元去种树只能说明他有意识、有重视,但忽略了目前这个时代朝廷决策对民间的影响:这么多的工程,必须有稳定的木材供应地。

而一旦什么地方成为了木材供应地,就自然而然会形成相关产业兴盛的基础。民间也有用木需求,不管是从成本考虑,还是一条线上的便利考虑,民间寻找这些大木材,也会选择那些供应地,从而加剧源产地的木材消耗,最终造成更快速度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这个规律,已经从历史上木材供应地的不断转移得到了验证。先是关中,再是陇西,而后湖广四川。

“海运……”

刘天和建议的地方里,在大明实土的只有一个福建,大概是因为……如果不蔓延到江西,福建那边秃了就秃了,不会影响到长江水系?

不……他只提到了一个地方,那么其实就是建议只从海外运木材回来。

湖广四川不行,云南、贵州都要先经陆路,成本同样不低,还不如海运的规模大、成本低。

而如果是海运……他想从葡萄牙即将赔的一千万两白银里多分一点。

银子从西边运过来,倒不如先顺路从南洋换些大明需要的货物回来。南洋的木材供南方造舰,朝鲜和辽东的木材供北边河套、宣宁和京城的工程?

朱厚熜看向了刘天和:“户部、大明银行、宝源局,都需要大量的银子。既是俸银所需,也是新钱所需。”

“臣仅直言其事,陛下圣裁!”

刘天和也不废话。

各有各的需要。

朱厚熜叹了一口气,哪怕额外多了一大笔银子,也是捉襟见肘。

没办法,确实是他想做的事情太多了,处处都需要用钱。

银子,银子……

朱厚熜看了一眼赵俊。

沉吟半晌之后,他对黄锦说道:“宣一下刘龙、余承业。”

一个就在承天门外,另一个更是在宫里,两人很快就到来。

朱厚熜先问刘龙:“日本那边,这次还是没有音讯,有派棋手来参赛的?”

刘龙谨慎地回答:“回陛下,还没有得到消息。绝贡之后,往来断绝。朝鲜的龚用卿那边,浙江那边与日本有往来的海商,都说日本那边今年更乱,恐怕是顾不上这些。”

“哦?那边今年有什么新鲜事?”朱厚熜来了兴趣。

“也是最近才有些传闻,已经是去年底、今年正月里的事了。”

刘龙这才向皇帝汇报起来。

日本这个国度,如今是把疆土分为大小六十六国的,除近畿五国外,则是东海道十五国,南海道六国,西海道十国,北陆道七国,再加东山道、山阴道和山阳道各八国。

将来史称所谓的战国时代,就是因为他们从行政区域划分上以之称国,这是他们的分国封建体系。

离大明更近的,是近畿以西的西海道、山阳道、山阴道。和大明打交道更多的,此前也是在这一带势力雄厚的大内氏,假借了日本已经势微的室町幕府足利氏之名来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