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开门,东方贸易(第2/5页)

朱载墌眨了眨眼睛:是因为这吗?

李山希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紫禁城,他一时无法深想:如果大明皇帝只是想表明态度,驳了李怿的奏请,再让龚用卿大义凛然地表述缘由和立场就行了,何必要对他来一个这样的推心置腹?

万寿大典诸藩来贺,主题除了阅兵封赏,确实便是大开边市、互通有无。

可他如果回去转奏大明皇帝的劝告,说自己绝无意王储之位,要忠于王上、忠于王世子,还有活路吗?

父亲和世子派,那么大的矛盾,岂是自己表明心迹、良言劝谏就能化解的?

养心殿内,朱厚熜已经让徐阶他们离开。

见一见李山希,是今天最后一件事了。

今天之后,徐阶他们就放假了,马上过年。

只有张居正还陪着朱载墌留在这里。

考较什么的,自然只是走个过场。张居正虽然虚岁才九岁,但记忆力、表达能力乃至于知书达理的小大人气质,在这个年龄都是很罕见的。

张家这些年的经历,朱厚熜自然也听张居正说了,自然明白他是因为自小家贫因而更加发奋。

满意之余,这回给他赐名居正的事就由朱厚熜做了,又是一份恩典。

蒙皇帝改名、赐字的,前有张璁,现在是总理国务大臣;后有张居正,如今只是一区区太子伴读。

但这太子伴读如今寄居于辽王府,寻常都和还没成年袭封辽王之位、过继给辽王妃毛氏做儿子的辽嗣王一同入宫,而后便陪着太子一起在御学上学,眼看着就要从小在陛下眼皮底下长大了。

太子伴读还有四个,但陆炳寻来的另四人,则是“两文两武”,可称为两个小书童和两个小护卫。只有张居正,可称为“首席”伴读。

现在两个小不点都到了养心殿的后院,皇后带着四皇子朱载墀也来了。

整个大明最硬核的家宴,张居正也有份参加。

虽然只是寻常晚膳。

“不必拘礼,你也吃完了,再回辽王府。”

张居正还没变声,但压低着声音拘谨地回答道:“小子不敢。”

“那便当做是朕赐的恩典。”朱厚熜笑着招了招手,“有你在一旁督促,太子的学业朕也能放心一些。”

“……谢陛下隆恩。”

这做梦一般的日子,张居正已经过了一个多月。

他万万没想到,皇帝平时这么不拘小节,和蔼可亲,竟有点把他也当做儿子般地疼爱。

养心殿里的饭桌是最随便的,孙茗也习惯了,她甚至不理解地开口问话:“见朝鲜外臣,带着载墌做什么?”

“现在还不懂没关系,将来想得起来有过这回事便好。”朱厚熜看了看儿子,“去年也监国过,旁听了不知多少回国策会议。今天让他听听,对他也没坏处,这样的经历是越多越好的。”

“……父皇,朝鲜王把他的儿子赐死了?”朱载墌内心是很震撼的。

在他眼中,父亲虽然也有严厉认真的时候,但对待孩子们都是慈爱的。

朱载墌也知道,皇家总有许多惨事。虽然他年纪还小,母亲或者其他人都不会对他多提这些,但学的历史里也有许多这样的事。

但今天亲耳听闻正在发生的事,亲眼目睹了那个朝鲜王的儿子惶恐不安、脸色煞白的样子,朱载墌才切身体会到一些东西。

“是有这回事,也不全是因为朝鲜国主心狠。”朱厚熜又看了一眼张居正,“朝鲜的事,内情很多。臣强君弱,李怿自己也是个没大志、没才干的,这才有了这样的惨事。”

“……陛下,别吓着孩子了。”孙茗瞪了朱载墌一眼,而后又奇怪皇帝为什么瞟了一眼张居正这孩子才说后半句。

张居正自然是心头一凛,低头干饭,就当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