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万国来朝(第3/4页)

李怿的继位,是通过政变完成的。

政变之后,他先是遣使冒充自己哥哥燕山君的名义请求辞位。由于燕山君是大明册封的合法君主,这么做是很大逆不道的。

当时还是正德元年,朝中意见不同。最后,是李怿遣使带了朝鲜包括宗亲、大臣在内的千余人联名署本,并请了李珍疏通刘瑾等人,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李怿才正式受封为朝鲜国王。

事后,李怿赠了李珍大量土产。

而这一回,金祺出使是想帮朝鲜解决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他父亲在国内虽然权势无二,但李怿毕竟忌惮他的威势。士林残党,也无时无刻不期待着权臣倒台,再兴至治。

大明正德十年,李怿继位时的权臣之中三大臣相继离世后,以起用赵光祖为契机,朝鲜士林派全面登场。他们以司谏院、司宪府、弘文馆这台谏言论三司为根据地,推行理想的“道学政治”,其纲领是“崇道学、正人心、法圣贤、兴至治”。

最后的结果是士林派权力大涨,引发了李怿对权力的不安。在李怿重新选择和勋旧派权臣站到一起后,发起了“己卯士祸”。

就在朱厚熜登基的那一年,朝鲜士林派被大清洗,权臣重新走上前台。

又是一个轮回,如今,金祺的父亲又在暗地里被残存的士林派称之为三凶之首了。

为了避免凄惨下场,金安老特地趁这次机会把长子派到了大明,希望解决一个李怿忧心了许多年的难题,稳固李怿对他的信任。

这个难题就是宗系辨诬。

正德十三年,朝鲜正使从大明买回了正德朝新修的《大明会典》,回去之后发现其中仍旧照抄了大明太祖《皇明祖训》中关于朝鲜王朝开国君主李成桂是李仁任的错误说法。

李仁任是高丽王朝的末代重臣。其时大明太祖正在反元,红巾军再次东征时攻破开京,李任仁可是收复开京、策功一等、与出身于红巾军的大明作对的人物。

而李成桂的高祖实则出身蒙元千户,只不过后来李成桂在高丽崛起,却是在对元征战中立功的。

一个是臣服于蒙元、与大明作对的,一个是出身蒙元却深明大义、与蒙元作对的,这个朝鲜王朝开国君主身份正统性的问题,对朝鲜王室来说很重要。

或者说,对李怿很重要。

他继位的过程毕竟不光彩。若是能在“爸爸朝”那边的权威典籍中为朝鲜王朝太祖皇帝的出身正名,那么在朝鲜史册上则有一笔巨大功绩。

这可是朝鲜王朝开国百余年来都没能办成的事情。

《皇明祖训》出现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错误一直在那里,只不过大明一直不能改皇明祖训。

既然祖训不能改,那会典总可以勘误吧?

“……大明已故的睿宗皇帝,十五年点是应允了再次重修《大明会典》时改过来的。如今大明天子推行新法,大明诸多官职、律例都改了,听说也有大臣奏请重修会典,也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办成这件事……”

金祺在担心这个,李山希坐在车中,现在的表情却不像之前那样好奇又有朝气了,而是忧心不已的模样。

他没法忘记春天里的惨剧。

从他记事时开始,王位继承的纷争就开始了。

李山希是庶次子,其上还有个庶长子李嵋,而王世子则是嫡子。

六年前,左右议政告发王世子生日时,东宫外面发现了被切断四肢的并被灼烧过的死老鼠。这件事,最后变成了庶长子的母亲敬嫔涉嫌诅咒王世子,最后她和李嵋都被废为庶人,金安老也因此被牵连流放。

可这还没完,当时的争斗,李山希如今仍旧不能全部理解。总之后来又有所谓辛卯三奸倒台,金安老还朝。

今年春,又发现了诅咒世子、李怿和文定王后的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