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草原版本大更新(第3/5页)

张璧和陈九畴等长舒一口气。

大明要消化的地方太多了,而旷日持久却收效甚微的北征,对大明来说是太大的负担。

“然北征大军既已到此,该为将来做打算了。”朱厚熜又说道,“二月后开拔。大同将卒,西往答鲁城、砂井;宣府、蓟州将卒,北进至应昌一带。京营将卒,涉大沙窝,进抵玄石坡、赛汗山。”

郭勋和李全礼怅然若失。

现在这样的决定,那就是难有大战了。俺答已经跑了那么远,皇帝这样安排,就是重新划界而已。

应昌一度做过北元王庭,后来设过应昌卫,这是恢复旧时疆界。玄石坡是太宗数次北征出发地之一,算是一个进窥草原的桥头堡。而砂井、答鲁城,更只是阴山东麓去往大同、宣府的前沿哨堡而已。

朱厚熜看着他们笑了起来:“控制这一带,自无需主力过去。三月,三路主力同赴广武镇,直逼汗庭。俺答若仍要避战,至少让他今年没那个福气享受南边的草场,让他带着汗帐屁滚尿流、威信大失。他战与不战,都要在成吉思汗的王兴之地做个记号!”

“陛下圣明!”这下,郭勋和李全礼又高兴了。

毕竟是要去饮马河走一遭,至少像昔年的太宗、蓝玉一样,到了那一带。

张璧和陈九畴他们对此也无异议,只要不是冒然想去端掉北虏的老巢、缓缓推进一次,那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这也算是阳谋,以后,就只用春夏时做出点动作,让鞑子都没法安心在水草更肥美的南面草场休养生息便行。

从长计议的话,必须解决大明骑兵不够多、不够精锐的问题。

怎么来解决?

群牧监,朵颜三部,还有即将到来的衮必里克。

但朱厚熜清楚,还要有一个擅长率领骑兵作战的将领。

“百户?”郭勋意外地看着皇帝,“陛下,这马芳所说属实与否,还要辨明……”

“该去访查的,就去访查,不耽误。”朱厚熜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一边看着,一边用着,让他在三千营的骑兵里先效命,这点小事你能办好吧?俺答都能封他一个百户,朕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臣明白了。”

朱厚熜决定还是集结主力去俺答汗庭走一遭,既是北征大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是要给一点马芳脱颖而出的机会。

从蒙古南投,他必须有机会证明自己。这样,朱厚熜才能给他尽量高一些的起点,让他成为未来驻守于这一带的一员勇将。

至于严春生……他风头太劲了,只能再另做安排,或者留待将来真正有机会决战北虏时再用。

马芳就这么开始了他在大明从军的生涯,可以说,这个起点已经比另一个故事中的他好多了,冒头的时间也早多了。

郭勋渐渐回味过来,这马芳只怕就是自己的机缘。

让皇帝另眼相看的人物,从来没有简单的。

在考较了一番马芳的骑射本领之后,郭勋更加相信了这一点——想在明军中立足,以百户身份领一小队骑兵,马芳也必须获得同袍的认同。

这都是北征大营里的小插曲了。

北征大营里现在既等待着二月的开拔,也期待着月底即将到来的献俘大典。

那既是这次御驾亲征功劳的夸耀,也是北征大军继续北进的誓师。

张璧这个领礼交部事的国务大臣主持筹办着一切,朵颜三部的族长也必须悉数到来。

朱厚熜却在行殿中审阅着张孚敬他们从京城呈送过来的方略。

河套重回大明怀抱,宣大、以北的大片土地被收复,套虏的俘虏还有朵颜三部,都必须得到妥善的安排。

按张孚敬和夏言的建议,大同宜重新纳入山西省的范围,从此从边区的体系中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