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文武状元一同招呼的福分(第2/5页)

张经看了看严春生,随后看着唐顺之若有所思。

岸边还在继续杀河里的套虏,这里唐顺之却和衮必里克打起了赌。

衮必里克没开口。

唐顺之脱完了官袍,里面是劲甲,脚边是他刚刚刺杀的几个鞑子,其余人已经将他围了起来。唐顺之枪尖指着衮必里克:“本督必定留在河套,以后你的部族都受本督管制。若有百人精锐,手执弯刀也奈何不了本督,你和你的族人就从此死了那份降而复叛的心。若真擒住了本督,那不就是再挟持本督、可以安然离去之局吗?”

衮必里克心想你很能打吗?这样幼稚的话又何必说?若真有机会,降而复叛还是可以想的。

现在,他只感觉唐顺之极为仇视蒙古人,想诱他答应,然后干脆全杀了这些青壮罢了。

然而严春生听了这些话之后,心头一动,有些明白了。他笑了起来,用蒙古语说道:“比一比吧。要是唐督台输了,本将军也可以保证,放你们走。”

衮必里克呆呆地看了看他。

严春生咧嘴一笑。

最终,这一场比斗还是开始了。

被衮必里克点选出来的百人,还都被还回了弯刀。而明军,则围出了一个大圆圈,让他们在里面搏杀。

鄂尔多斯这近四万族人的命运,似乎都要系在这一场比斗上了。

唐顺之平静站立,一百草原勇士虎视眈眈。

战斗开始后,严春生开始了解说。

“我们汉人有句话,一寸长,一寸强。蒙古人下了马,虽然仍旧悍勇,却不足为惧了。”

“自然,一百人对一人,那一人就必须得是武艺超强之辈。”

“你有所不知,咱们这位唐督台啊,他武艺甚至高出瀚海伯俞大猷一筹。俞将军,你是知道的吧?本将只是箭法出众,拳脚兵器也是敌不过俞将军的。”

衮必里克眼神呆滞,看着那边的唐顺之枪出如龙。

俞大猷?打不过他?

你也打不过俞大猷?

所以这次攻打河套,我堂堂右翼济农配不上俞大猷再次统兵从东面围过来?

“你大概奇怪,为什么唐督台武艺这么强,却不做将领呢?因为唐督台最强的不是武艺,而是兵法。”

严春生笑眯眯地对衮必里克嘀咕,在唐顺之的枪尖不断带出血迹之时缓缓说道:“这一回,是唐督台料定你大概就从这里渡河,东面还有踏冰过河的骑兵。本来,本将军是守在阴山隘口准备堵你们的,张抚台是从大漠里绕到阴山西面堵你们的,抚宁侯是从东面堵你们的。”

“你在黄河南边一有动静,唐督台又改了方略,传令四方。你看,现在本将军就逮住你了。”

“陛下要北征,本来今年是没打算复套的。但唐督台奏了方略上去,陛下就到了太原,然后放心地去了开平。”

“你猜为什么?陛下对唐督台之信重,便是因为知道他的本事。区区复套事,唐督台一人主持便够了。”

“他谋也谋得,杀也杀得。”

衮必里克呆呆地看着自己麾下那些最勇武的勇士在那边一个个地倒下,心如刀割,面如死灰。

严春生的话就好像是魔鬼的低语:“都怪老子,生擒了你,现在你的族人太多了,将来只怕容易生乱。你们将来若是不服,唐督台就会像现在这样毫不留情地杀。你们要是乖乖的,唐督台才不用找什么借口,明白吗?唐督台可是文状元出身,治理教化,更不在话下。若是换了俞将军,这一战大概也不会像我一样,这么莽撞地擒住你了事。钝刀割肉,大磨碾散,杀尽青壮,只留妇孺,哪来那么多麻烦?”

衮必里克只觉得胆寒。

呆在河套,他自然知道南面那个大明总督是皇帝宠信的年轻臣子,是文状元。

可他真不知道这个文状元这么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