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河套乱套了(第4/5页)

“……臣莽撞了。”

“武将莽勇不是坏事,怎么烧荒差点把自己困住了?”

郭勋哭笑不得:“谁知风向突然变了……”

打完了永谢布之后,按原先的计划就是先把前线北面的草场烧出了一个宽阔的隔离带。万一察哈尔那边的形势发展有变化,他们当真兵不血刃地统合了起来大举南攻,那就要掂量一下马儿找不到那么多地方吃草的问题。

而负责纵火烧草原时,郭勋确实险些把自己围在了火场里。

现在皇帝一来,对俞大猷那么关心,对李全礼也有赞赏之意,对自己却是调侃。

朱厚熜看着他笑道:“打完这一仗,以后你自己是无需这么拼了。”

“臣这辈子,陛下要臣往哪打,臣就算老了也会冲!”郭勋立马表态,然后又说道,“臣也想将来像赤城候一样站在英杰殿里呢。”

朱厚熜哈哈地笑了笑,只说了个好。

这家伙倒是自己知道斤两,没说什么想在太庙里陪他。

那也不能说,皇帝春秋鼎盛着呢。

到了开平,危险还是可能存在的,但朱厚熜最主要的目的是来保持住士气,向前线将士和敌人传达决心。

皇帝所在,将士至少是一定要拼命的。在这么北的地方,冬日作战,明军只能发挥几成功力。朱厚熜来了,不管俺答的计划进展得如何,都能震慑住他不敢仓促将整个蒙古部族的未来赌在冬天这一战里。

于是朱厚熜来到这里的工作主要就是和许多将领嘘寒问暖。

这一战后,北征大军必定是大明最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

来到这里,也更容易收服他们的心,至少皇帝是肯过来陪他们吃苦的。至少皇帝来了,粮草、后勤是一定不用担心的。

李源被李全礼带了过来,面对一个毛头小子,皇帝本人的关心和勉励岂能不让他热泪盈眶?

十几岁的孩子本来就还在性格很容易变化的时候,朱厚熜不是没听闻他在京城的一些表现,现在便鼓励着他继承李瑾的荣光。

就在北征明军将领们陆续等待皇帝接见的时候,不断有快马来到这里。

似乎是约好了一般。

朱厚熜沉稳地坐着,平静地吩咐道:“念。”

“南洋捷报!海师提督赵俊将军报来,九月二十三,海师大破马六甲城,生擒葡萄牙夷人所委派之总督胡安等十七夷官,克复马六甲城!”

“河套捷报!十一月二十一,抚宁侯朱麒率军侦知套虏浩齐特等三部三万余众南迁以御王师于河口古渡处,遂帅精骑迟滞虏贼于丰州滩以南。苦战虏骑五千余众数时辰,镇安伯率六百特战营将卒自西赶至。套虏三部三万余众除一千四百五十九骑战死,其余尽数归降!”

“河套捷报!十一月二十九,靖边伯于磴口疲敝套虏四万余众十日,宁夏巡抚张经率三边精兵三千众转进两月余穿插至磴口北,会同特战营百又五十将卒夹击磴口,大破套虏!前后阵斩套虏二千七百九十三,投河逃窜之敌无算,生擒老幼妇孺计一万三千……”

俞大猷、郭勋、李全礼等人目瞪口呆地听着一个个捷报,又看了看满脸微笑但平静的皇帝。

南洋捷报这个时候才传来,那倒是正常。九月下旬的事,漂洋过海先到广东,然后一路急递入京再送到这里,也许时间是刚好的。

但丰州滩那边的捷报,没理由十多天了还到不了这里。

只有六天前发生在磴口的这一战,报捷兵卒拼命传递的话,才能够在六天里跨越整个河套,又另外奔上三百余里到达开平这里。

皇帝只怕路上就已经知道了,现在安排了这样的报捷,是要提振北征大军的士气。

俞大猷率先离席大声道:“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南洋大捷,诸族臣服!河套大捷,阴山以南再无虏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