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皇帝要有强大的心(第4/5页)

一个是经山海关来到辽东的陆路所必经的锦州,另一个则是这可以走海路、经三岔河来到此处的牛庄驿和海城县。

现在,就有一个船队来到了牛庄驿外的河边码头。

阳武侯薛伦的儿子薛翰站在船头,眼睛有点担忧地看了看西北面。

“离边墙这么近,若鞑子寇边,这里岂不是危险?”

“世子多虑了。这边墙之外,可是辽河套,沼泽遍布,并不便于鞑子骑兵驰骋。况且此处北面,沿着边墙,东胜、长宁、长安、长胜,那更是三十里一堡、十里一寨。边墙不把那辽河、蒲河围进来,是有道理的。”

薛翰点了点头:“话虽如此,辽东边市一开,此处还是更险要了。如今通驿局辽东分局以这牛庄驿为重要一点,与我海运局也开始合作,可想而知三五年后此处之富庶。既然富庶,难保鞑子不觊觎。”

“……世子,咱们海运局只管运粮草、做生意。这些事,朝廷自有诸官分担。”

薛翰不再言语,反而琢磨着若这里遇险,其实水军也大有可为……

当初虽然很不乐意到海运局,但薛翰一直不曾离开薛伦的书信教诲,如今倒也适应了。

特别是去年底开始的那次大清查,薛翰现在想起来还有一些后怕。

浙江开海,海运局那是何等显要?好在开海之利太大,其他企业倒是都眼馋,个个都与一些民间大户合伙,要把手伸到皇明记海贸行与海运局的碗里。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严嵩与夏言。浙江这两任总督都是志向远大之人,更加明白陛下同意开海的用意。

海运局这些年在总裁马澄的带领下,这个此前通过漕军山东总捞过不少银子的家伙却不敢再多贪了,只兢兢业业地把增强海运运力、开辟和熟悉航道、稳好辽东及北直隶海上粮道三件事办好。

如此一来,海运局倒成了去年底这次大清查里最干净的一家企业。

薛翰在海运局如今分管直沽的北部分局,他手底下倒也有十几条战船用以护航。

现在,他自然而然地琢磨着此处的军事部署优劣。

喜峰口外,马队和马车到达了关隘。

得知是朵颜三部进献给陛下的美人,验过了关防,这一队人也就被放了进来。

那辆马车里的帘子被稍微掀开了一条缝隙,露出了一只好奇的眼眸。

出身福余部的塔娜自小生活在辽河畔的草原上,如今她看见了这雄峻的长城关隘和兵甲森严的明军。

再有几天,她还会到那个据说生活着百万人的大明京城,去做大明天子的女人。

塔娜想着三部老族长对她的请求和拜托,不由得轻轻咬了咬唇。

可是在战场上打败了大汗的那位大明皇帝,真的会宠爱一个只会牧马放羊的草原姑娘吗?

京城之中,新科探花郎杨博走进了养心殿,先向两个前辈行了礼:“江首席,王学士。”

“惟约来了啊。”江汝璧笑了笑,“陛下在中圆殿那边,先看看通政使司和国务殿那边送来的奏疏吧。”

“是……”

第一个首席严嵩离京后就是一方大员,第三个首席顾鼎臣是总督辽东一镇。

第二个首席杨慎离京后是做广州知府,但他现在已是户部尚书。

御书房设立之初,让人以为会是代替司礼监一般很重要的部门。发展至今,其实吧,挺尴尬。

一方面,设了国务殿之后,有许多事情不必等御批了。另一方面,需要御批的事,首先很多都是诸多重臣再议,其次……陛下何等人物,又有多么需要御书房首席和两个伴读学士帮他们拿主意?

但是,你不能否认这御书房首席太香:从已经坐过这个位置的几人后面的官位来看,这个位置首先是最开始就能列席国策会议,后来更是直接凭实权官位列席国策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