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大家都要面对很新的东西(第2/4页)

面对知县假意的喜色,员外郎笑道:“佟知县勿忧,两边的粮草军资都不从密云征调,转运也有专人负责。我等来此,正是为了防着扰乱地方。到十一月,不仅陛下要来,新科武进士们也要来。佟知县倒不必过多准备,陛下御驾到后,也是到我们设于城外的演习指挥部中。”

“……原来如此。”佟知县又为难地说道,“可石匣堡以北,村民不少。每年秋收后入冬前,家家户户入山砍柴,而且尤以妇孺居多。在下自然是能遣人通传乡里,让他们不去那一带,免得被当做斥候逮了,但这柴火……关乎千家万户过冬啊。”

“这一点,军务会议早有议定,陛下降了殊恩,兵部这回调的军资里,柴炭多了数成,都是陛下从宫中用度里分出来的。”这回开口的却不是那员外郎,而是那兵部职方司的主事,“今日前来,便是先请密云县通传乡里,同时曾司务会随县里一起把这批多出来的柴炭逐一发到各乡里。”

“……竟有这等天恩?”佟知县顿时说道,“如何能让陛下心忧?我遣人好生劝告,待此事结束再入山打柴不迟……”

“既然惊扰了百姓,有些补偿是应当的。”那主事强调,“还有一个多月,为免百姓误入演习地域,陛下天恩也是因此事重要。这一点若能用一些柴炭就能让百姓明白,那不算什么事,这是陛下说的。”

佟知县连称圣明之后,这才笑容满面对他说道:“状元郎高才,常得聆听圣谕,那我就好好安排。不知那指挥部可还缺什么用度?葛乡贤惶恐,还托我说说。只是一处宅子,朝廷要用,陛下要亲临,那是求都求不来的,哪里能安心收下租银?”

“佟知县但请转告他,公事公论。不论柴炭还是租银,此次演习耗银都是陛下从内承运库单独列支的。所需花费多少,这都是我奉命做过预算的。若说还缺什么用度,便是还缺几个捏泥匠人和木匠……”

这兵部职方司的主事,正是今年的状元唐顺之。

而另一个司务,一直很冷肃地站在一旁没说话,此时看向了唐顺之。

都是同科,一个是状元,一个只是普通进士出身,但曾铣知道唐顺之的不凡。

这次演习,唐顺之是一个完全不能忽视的幕后之人。

王守仁在军务会议上领到的分工,回部里之后就丢给了唐顺之做。

到后来,他更是被皇帝点名去列席参加专门的演习筹备会了。

但曾铣也不差。

曾铣不知道授职时陛下为什么还专门差人问了问他,是想直接授职去地方做从六品的县令,还是去兵部职方司唐顺之那里做司务。

这种话还用问吗?授职时品级高一点,又是地方衙署改革后专管民政的县令,那多好?

可这种安排,皇帝亲自差人来问,自然就是希望他选后一个。

被皇帝亲自关心自己的授职,曾铣也没有多犹豫。

已经二十八岁了,他是今年众多担心三年后更难考的人之一。不料,今年考的时务策,意外地让曾铣觉得更有优势。

他不是死读书的。

这样一想,若是三年后再考,说不定考得更好。但那时,又已经三十一了。

现在这演习指挥部,由兵部来负责,王守仁自然而然地安排给了唐顺之,却又另外点了曾铣的名来这里帮忙。

所以古怪。

陛下和大司马,为何都会关注到自己一个区区二甲呢?

从密云县衙离开后,他们几个人一路出了县城,到了北郊一处庄宅之中。

此刻,这庄宅警卫森严,清一色的飞鱼服。

见到唐顺之三人归来,庄门立刻打开,而管着锦衣卫南镇抚司特勤千户所的何全安已经迎了上来,话是对唐顺之说的:“我得报,咸宁侯已率部夜行,离了五军营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