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皇帝看中的人(第4/5页)

走出考场的举子们,接下来便是十天的等待时间了。

放榜之前,日日夜夜都是患得患失之时。

贡院之中,十五同考已经在庞大的阅卷工作量里煎熬了六日。现在,每一组百份考卷,连同这一组的评分表格被送至各人房间,等他们完成评分之后又被收出来。考卷连同新的表格被送给下一人,已经评了分的表格则送到统分组所在的大厅。

在那里,算盘珠子的噼里啪啦声一直不曾断绝。

先相加,再相除,杨慎一直在这里盯着,眼里已经有些血丝。

十日之后,谁成贡士、谁在副榜便要确定,每个考生大概都会去礼部索取的最终得分告知单要誊录,事情很多。

而龚用卿也终于见到了林希元——在会试终于考完了之后。

“懋贞何意避嫌至此?”

林希元摘下自己的帽子:“君不见,我掉了多少头发!”

《明报》新刊行,千头万绪,这确实是好理由。

但林希元除了忙,也确实是避嫌,尽管考制一改,他避不避意义不大。

逗趣一番,他就问道:“以鸣治、道思之才,何必忧虑?金科正榜五百,你们必定名列前茅!”

龚用卿叹了一声:“那谁又说得准。况且,会试考纲虽未改,之前可没说殿试将如何考。”

说着,他便期待地看着林希元。

话里的意思,他已经在研究殿试了。

不怪龚用卿自信,历史上,他本是这一科的状元。

但好巧不巧,如今皇帝变了,时代也就变了。

林希元一本正经:“我已任职明报行,其余事一概不得过问了。今日邀你们过府,只是一来为你们讨个好彩头,二来也谈一谈我对你们将来仕途的见解。在不在一甲,实在不重要。”

龚用卿也不失望,反而正色道:“多谢懋贞指点,用卿洗耳恭听!”

林希元家里的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会试既然考完,今科应试举子们反而都齐齐得到了许多人的邀请——已经过了敏感期了,接下来就是等放榜而已。

唐顺之口中“何来那般赏识于我”的张子麟却把他邀到了府中,等唐顺之来到花厅,更见到另外两个重臣。

“学生拜见杨总参、王司马。”

杨一清与王守仁两人一同审视着唐顺之,张子麟则指着他:“此子颇为不凡,涉猎极广。学问、经略、实务、武技、算学,皆堪造就。”

“……张国务实在谬赞,学生惶恐。”

杨一清眼里冒着精光:“老夫先考较你一二。”

唐顺之不知道这三人一起来见他到底是什么用意,但地位相差极大,他只能乖乖地“继续考”。

作为监生里知名的“兴趣广”、“爱学杂”的人物,唐顺之表现出了惊人的聪明天赋——各种东西,他学起来是真快。

就算是武技,他也和张子麟家的护院过了两手。

杨一清有点懵:“你求学国子监,向何人习的武艺?”

“……学生识得了皇明大学院兵学院的一人,其名陆炳。蒙他引见,拜得武院中岳杨松为师,习练枪法……”

“陆炳?”杨一清失声说出口,然后神情复杂地看着张子麟。

唐顺之心头一动,眼睛虽然没看他们,但心里明白了什么:杨总参知道陆炳?那家伙,难道不简单?

此时,张子麟看向杨一清的眼神释放着一些信息:你明白了吧?栽培这小子,绝没错。没有陛下授意,陆松会随随便便让陆炳为他引见什么武院中岳为师?当初这家伙在国子监那篇文章,皇帝对这小子另眼相看可不是因为我夸了他。

就跟那个泉州俞大猷一样,简在帝心的有些名字,我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一阵沉默之后,王守仁开了口:“应德,以你之才,可愿这些时日多到我二人宅中切磋,悉心备考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