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路越来越窄了(第3/4页)

这是有必要的试探,如果肯收下,路上才好问其他话。

看到他的举动,那小太监迟疑了一下,随后还真的就收下了,笑了笑说道:“咱家贱名不足挂齿,齐都台叫我梁崇便是。”

“能够随驾南下,梁公公谦虚了。”齐远大随他边往外走就边压低了一点声音问道,“不知陛下还召见了何人?”

已经收了金叶子,齐远大就放心地问着。

如果眼前这一关能过,将来在在京里、在宫里也能多一条线。

那个高忠虽然也收了他不少银子,但这次却什么风声都没透露给自己。也不知道是他不清楚皇帝要在山东试行新法的意思,还是有意瞒着。

现在,那梁崇就如实回答:“陛下只召见了齐都台。”

齐远大心里一跳:“梁公公可知……所为何事?”

梁崇摇了摇头:“我是奉黄公公之命来传召齐都台的,其余的我就不知道了。”

“……多谢梁公公,不知梁公公是哪里人士?听口音像是左近大名府的。”

北直隶大名府位于山东、河南之间,离临清相当之近。

梁崇闻言就一笑:“齐都台好耳力,我正是大名府清丰县人。”

齐远大得不到更多信息,因此这一路上就只是与他闲聊着想拉近关系,同时也套一些之前蒋观清他们陛见时的信息。

等到听明白梁崇真的只是一个随驾的小太监,并没有资格到皇帝近前伺候,齐远大一边心疼自己的金叶子,一边又有点不忿。

好歹自己是山东都指挥使,来传召的怎么就是个无名之辈?

等他进了文庙到了泮宫房,得了皇帝的回话进去之后,梁崇才先走到了黄锦面前,乖乖地摸出那几片金叶子:“齐都台给我的,都在这里。”

黄锦啧啧两声却没多话,只是点了点头:“去记上。”

“是……”

黄锦把金叶子揣入了怀里,这才走入皇帝见臣下的正堂,此时齐远大才刚刚行完礼。

站到皇帝旁边,屋子里的情况有点压迫感,黄锦看到了齐远大额角的汗珠。

皇帝坐在御座上,身旁站着他黄锦,那边还有内档司的太监和如今随皇帝南巡的两个日讲起居注官提着笔。若再来几个差役手拿水火棍立于两侧,那倒像是皇帝在升堂问案了。

“赐座。”

齐远大如听仙音。

有小板凳坐一下,那就说明皇帝对他的态度还可以,不是来问罪的。

他连忙谢恩称不敢,坚持站着聆听圣谕就行。

“朕昨日说山东多响马时,看你神情大为紧张。想了想便召你来问问,可是有什么内情?”

“回……回陛下,臣那只是……只是大为惶恐,担心有负圣望、守土无方。”齐远大连忙说道,“若说匪寇之患,臣虽尚未能尽剿,也还……难成大患。”

朱厚熜微微一笑说道:“哦?当时武定侯请命在北直隶运河两岸剿匪,听他奏报,有几伙匪贼都逃到了山东地界。他未得命令离开北直隶,因此只能作罢。这几伙匪贼,朕倒没从山东奏报里听闻剿尽了。倒是这两年,漕军山东总、遮洋总报山东这一段运船遭劫倒有数起。”

齐远大头上的汗珠变大了,赶紧跪下道:“臣惭愧。匪贼来去如风,得手之后往往隐入山东大山之中。若尽起大军入山剿之纵能竟全功,然靡费颇大,反而漕运事重,臣只得多加戒备。”

“漕运确实事重。”朱厚熜深深看着他低下的头颅,“如今山东总还承担着起运山东新粮南下赈灾重任,万勿又被匪贼盯上,给劫了。”

“……臣定尽心竭力,绝不使赈灾粮出了岔子!”

“起来吧。”

朱厚熜从山东响马说到山西匪贼劫运粮船一事,又提到了南运的赈灾粮,齐远大虽然受了一番惊吓,心里反而又宽松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