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世家?大族?严嵩的决定(第3/5页)

“刘千户既然寻到了本抚台面前,可是有了难处?”严嵩语气凝重地看着面前这个锦衣卫北镇抚司管狱千户。

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诏狱管狱千户亲自到了浙江,可见圣意之决。严嵩并不会抗拒,只是十分慎重。

曾在皇帝身边呆了不短时间的严嵩更加知道,自从骆安去了锦衣卫、王佐就任北镇抚使之后,北镇抚司之下就在选拔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人物,有个所谓“太保”的名头。

这本是三公称呼,锦衣卫内部的所谓“太保”,毫无疑问都是必须绝对忠于皇命、果决勇武之辈。

严嵩从这刘镇元身上感受到了一些令他不适的压力。

刘镇元点头回答:“抚台是陛下忠臣,自然知道锦衣卫在各省有行走。我手上已有一份名单,到了浙江之后也安排了人先在查访,名单上倒是多了几人。只是不动则已,一动则不能再走漏什么人。李翔身死、其岳家郑氏父子入狱后,浙江郑氏潜匿了不少人。如今我到了浙江,这十余日来也有一些人闻风而动。耽搁不得了,抚台到浙江已半年有余,可另有名单交给我?”

严嵩凝重不已地问:“当真就不问涉事与否,直接拿办?”

刘镇元淡淡回答:“有罪无罪,去了京里自有三法司审问。谋逆何等大事,哪能细细查证?”

严嵩蹙眉细思了一小会,然后就下定了决心:“不动则矣,要动,就别只是抓郑、沈二家。我在浙江这半余年来,已经略有所获。刘千户给我五日时间,我自会另有一份名单交予刘千户。”

送走了刘镇元,严嵩随后就吩咐了下去:“行文藩司衙门,请孙藩台过来一趟,再去一趟梁公公那里,就说本抚台今夜设宴,议一下皇明记分号之事。”

去年四五月之交的争贡之役已经过去近一年,浙江市舶司是已经裁撤了。

严嵩从去年慢悠悠地绕江西一圈抵达浙江之后,反倒并没有像杨廷和在当时朝会上咄咄逼人一般大动干戈。

如今,浙江上下最注意的就是严嵩的态度。

京营哗变、张伟谋逆,锦衣卫缇骑到了浙江,巡抚设宴请了浙江镇守太监梁瑶及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孙脩,杭州城内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巡抚衙门是孙脩当时帮严嵩赶建出来的,严嵩笑纳了——反正是公衙,又不是他的私宅。

但巡抚衙门的后院,却是精致无比,奇石曲水,一步一景。

这个小宴设在了园中的亭子里。已是四月,花香沁鼻,更有妙龄女仆连连端来佳肴。

梁瑶与孙脩已经和严嵩客套了许久,但一直没有进入正题。

皇明记分号的事?那可不需劳动严嵩亲自请梁瑶与孙脩两人一起来商议什么。

市舶司裁撤后,严嵩请奏在浙江设立了皇明记分号,杭州织造局的柳仲等人已经与严嵩走得颇近。

如今,市舶司虽然不存在了,但皇明记浙江分号的船是时常在按察使汪鋐安排的海防道战船护送下前往广东的。

“抚台,不知皇明记分号又有什么新的事,需要我和梁公公一起商议?”孙脩在喝了两杯酒之后终于开口。

严嵩只说道:“皇明记无事。今日邀二位小聚,实有他因。”

孙脩搁下酒杯行了一礼:“请教抚台。”

说罢就看着这个比自己年轻了十岁的巡抚。

去年,孙脩从严嵩不急着赶到浙江,判断出他并不是真正要做杨廷和手底下的新法先锋,把浙江先清理一遍。严嵩在秋收时间抵达浙江,那就是求稳的信号。

对于浙江赶建的巡抚衙门,他笑纳了。

其后,也只是对争贡之役当中确实不算得力的按察使胡锭之、按察副使张芹弹劾了一二,调任去了南京,而后是汪鋐到浙江担任按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