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猛将,死士(第2/4页)

现在,为何没有消息再传来?

可没办法,谁让锦衣卫、内厂、三司及镇守太监、总督巡按等之间就是互相监督的呢?

仅凭锦衣卫在四川的人手,这擒住高克威的功劳莫非是想独吞?

……

锦衣卫的整个体系确实庞大,但不可能在每个省布置过多人手。

各省锦衣卫行走的设置,只是将来各省治安司特勤队的过渡选择。

现在,锦衣卫四川行走的麾下,确实没多少人。

对骆安和王佐而言,从当初广东出现了第一个“锦衣卫岭南行走”开始,这件事才被提上日程。

随后,是锦衣卫之中特勤所的筹备成立,按照皇帝的要求进行特别的行事规矩训练。

哪怕是各省特勤队齐备了,也只是一个百户编制。

此时四川的锦衣卫行走,麾下的特勤队其实已经都秘密到了蜀地。

但是,命令还没到。因此,锦衣卫在四川的力量只是按照王佐的要求暗中留意四川文武高官而已。

以他们的人手,也只能大略留意这些知府以上、千户以上的高官。以四川的幅员而言,留在成都府的更是只有二十余人。

现在,两人一队,高克威派出的五个亲信又分散走了十个人。

府城中不可不留人,因此高克威本人离开府城时,只能分出四个人去跟着。

而那个高克威刚从布政使司离开回到按察使司之后立刻就拍出去的一骑,其实是被忽略了的。

毕竟当时看着没什么异常,按察使司人来人往,岂能个个都盯着?

眼下,郭瓒正率五百骑奔赴新都,而那个许家主率领的二十多个假臬司差役已经闯入了杨家。

“蒲县尊,督台和三司行文你已经看过了。这看守住杨府的事,由你负责,后面抄没杨家,蒲县尊也有大功。”许家主虽扮演着一个从九品司狱,但他对着知县却如同吩咐一般,随后就对麾下说,“宣旨意,拔刀,拿人!若有家丁健仆反抗,杀无赦!”

又看着新都知县:“劳烦蒲县尊安排壮班一同弹压杨家家丁健仆。”

新都知县是在这队臬司来人入了城之后才匆匆赶来,到了杨府门口不远处才与他们会合。

听到了旨意,新都知县心都快跳裂了。

他不是接旨之人,只能听转述,看不到圣旨的内容。可是那份行文,上面赫然有着费宏及三司的大印。

此时的蒲县尊不知朝中究竟有了什么大变故,但既有上官明令,他听着这位“言司狱”话里的意思却是雀跃不已。

“言司狱,杨家毕竟非同小可,臬台大人为何没有亲来?”他先吩咐了壮班班头听许家主的意思,又陪着他继续往正堂走,同时嘴里这么问道。

许家主傲然回答:“陛下密旨抵蜀,臬台大人还有多少事得安排处置?区区杨家老宅中几个族亲,何须臬台大人亲来?”

喧嚣声中,新都县壮班衙役在一种异样的兴奋中跟着臬司人马直奔杨家正堂,甚至要冲进后院吧?

这可是堂堂首辅的老宅!平日里在新都,谁对杨家人不得恭恭敬敬?

大明开国以来,四川还只出了一个状元,那就是杨慎。这是文曲星下凡的家里,如今从杨廷和父亲开始,一家已经出了五个进士、三个举人!

可谁知竟有了谋朝篡位的野心!

在这些衙役想来,杨家彻底完蛋了!

此刻在杨家后宅正堂里,几个人早已知道了外面传来的消息。

杨廷和一共有五个弟弟。

如今,杨廷仪官居兵部左侍郎,在京城;杨廷平是弘治十一年举人,杨廷宣是弘治十四年举人,如今都在外任官。杨廷历荫补国子监生,人在京城。

在杨家老宅,是杨廷和最没出息的弟弟杨廷中做家主。

其余三人,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堂弟,还有一个却并非杨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