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眼前的大功(第2/4页)

徐光祚最后问了一遍张伟:“这可是谋逆大罪!你什么都不说,有什么比你张家世袭伯爵之位还重要?”

张伟“哼”了一声:“惠安伯一脉世代忠君,人所共知!说我谋逆,还是那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徐光祚觉得他简直不可理喻,拂袖而去。

王佐目送他离开之后,转身回头看着张伟。

微笑一下之后,他开了口:“说你蠢材,一点不假,被人卖了都不知道。是不是自觉掌了五军营之后,统军之术比以前长进了不少?你就是不明白,那个沈文周悉心为你效命,为的可能是什么。”

说罢,在王佐看似漫不经心的嘲笑里,张伟的表情却明显地变了变。

王佐真问不出什么来吗?

不,他没问。

等徐光祚亲自到了,仍旧一无所获之后,才是他王佐开口问的时机。

见到徐光祚本人真的亲自来了,张伟应该只是在嘴硬,心里已经很慌了才对。

现在,张伟脸色变了。

王佐又笑嘻嘻地加了个码:“你是不是忘了,曾经的寿宁侯张鹤龄身边,也有个师爷很得力,名叫方沐贤?你张伟是什么英雄人物,值得吴兴沈氏的知兵英才悉心为你赞画?以吴兴沈氏的才名,他考举很难吗?”

“……你到底什么意思?沈文周出身山东,和吴兴沈氏有什么关系?”

“刚才营中没寻到他,倒是之前神机营的襄城伯李全礼和三千营的泰宁侯陈儒家里,都与沈文周见过面。”王佐仍旧笑着,“你今天胆子这么大,是遣沈文周去联络襄城伯和泰宁侯了吗?”

“……奸贼,你竟敢如此监视朝廷重臣!”

王佐是真的像看傻子一样看他。

你堂堂伯爵,只要不干谋反这种大事,平常一言一行也不会有人翻出来问你什么罪。哪怕有,也都只是罚些钱财了事。

朝廷重臣,谁不知道锦衣卫和内厂是干什么的?

“那你知道,沈文周以前入城,和什么人见得最多吗?”

张伟只是看着他。

王佐叹了一口气:“衍圣公的侄子,孔哲文。而这孔哲文在京中又与哪一家走得最近呢?那当然是衍圣公的继室舅哥,宣城伯卫錞了。掌过老家十二团营果勇营的宣城伯,实在是接替你张伟的好人选啊,还能使朝廷得到衍圣公对新法的支持。但是,你张伟能得到什么呢?”

张伟顿时瞳孔地震。

……

五军营数万人,比如今的许多县城里常住的人口都多。

这么多的人,五军营的营区也不可能小。除了营房,还得有校场、诸多军器及后勤保障的设施。

汤显忠和邓继业奉张永之命,分赴五军营前军、右军所在营区。

他们要传令的人,一个是前军所率的战兵一营的选锋把总,一个是右军所率的车兵三营的随营千总。

这两人,分别是汤显忠和邓继业的上官。

“提督和各军坐营领操都受制了?”战兵一营的选锋把总卓志田如今刚刚三十二,听到汤显忠的话不由得惊问,“要我率部巡宪各营?”

汤显忠凝重地点头:“各营把总以上都要到校场听旨,这是督公军令。现在那边的事情,定然已经传开了一些。眼下无法分辨营中哪些人是张伟同党,故而需要弹压各营。卓把总,咱们人少,只负责前军、后军。右军、左军、中军,由雷千总负责。”

这卓志田和车兵三营的随营千总雷全义都是当年安化王之乱时张永“出征”时结识。当时,他们都是咸宁侯仇钺底下的兵。

如今,仇鸾的年纪还太小,但他们二人经过这么些年,也从当时的一介小兵升到了把总、千总。

卓志田闻言就来了劲:“走!”

五军营内的将官分两类:一类由五府及兵部选派,那是高级将领;而其他寻常的中低层将官,比如哨官、把总、千总等,都是由本营内部提拔派充,只向五府和兵部报上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