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这样闹喜,朕很不喜欢(第3/4页)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二月底了,但随着选秀的开始,随着广东新法要逼近“动真格”的阶段,天下都在躁动。

朱厚熜就在这京城禁宫里,通过各条线的回报了解着天下的动态。

他能想象将来的某些局面,那都是历史上曾上演过的。去年还真是方沐贤帮了他一个忙,让有些事能那么轻易被揭开。

如若不然,地方上至少有九种办法,让他这个皇帝根本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就算刑部尚书去查,也只能耗费数月查出了一个似是而非、难之有难的结果。

皇帝能掀翻朝堂权争的旧棋盘,难道能掀翻大明民生的旧棋盘?

朱厚熜也只能寻找着破局的机会,多布几个子造着杀局。

“陛下!”骆安来了。

朱厚熜收回思绪看着他:“朕让你去寻访的那些人,有哪些结果了?”

“臣奉陛下旨意,令各地锦衣卫行走都留心查访过了,就不知所查访到的人,合不合陛下之意。”

“无需顾虑这些,有第一批就好。”朱厚熜笑着说道,“传下去,让他们去宣朕旨意吧。朕颇喜杂学,于禁宫西苑设皇家万法馆。要以礼相待,延请为皇家供奉,备朕请教。”

“……陛下,那些老农、巧匠?”骆安实在难以将皇家供奉这个词与老农联系起来。

朱厚熜只是看了他一眼,骆安就低下了头:“臣知道了。”

上升通道很难一下子就都捣毁掉,那就仗着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胡闹”的优势,用自己的皇庄子粒银做些事。

皇帝只是好奇,知识学杂了,那总比正德大兄弟搞豹房要好吧?

……

严嵩是得到过黄锦提醒的。

留心一下各省巡按、巡抚递上来的奏疏,有提到借改元、选秀、大婚之事滥派差役的,把名字和省份都整理出来。

所以陛下选秀大婚的这件事,是一根杆,好几条线。

他还注意了一下,王守仁和张璧没有得到这个提醒。

所以贴心人严嵩懂得了皇帝这个提醒的用意:陛下手里还有锦衣卫和内厂呢,真的只能通过奏疏来了解地方如何吗?

这是要知道哪些人忠直,哪些人贪蠢,哪些人不怀好意。

最重要的是,给他严嵩一个机会,通过批朱时的只言片语提醒那些忠心为君的臣子,通过御书房首席的身份早点积累起自己的班底!

他的江西老表夏言就是带着这种更清晰的目的南下的。

杨廷和也刚刚收到儿子的信,现在看着国策会议上的同僚,脸上神情似乎在怀疑着是谁又要生事。

阳春三月,刚刚抵京的李充嗣走入御书房后,抬头看见了那个“南洋海上长城”的百世不移国策大匾,一时精神恍惚。

“详情自会慢慢知晓,先说规矩。御书房内畅所欲言,御书房外不泄机务。”朱厚熜顿了顿之后就看着其他人,“但是除夕赐宴,是不是因为不在御书房,所以各地如今却对进献香茶一事如此尽心?朕何曾说过要在御花园辟出一方百茶园,以至于某些地方还在挖掘百年茶树准备进献?”

李充嗣满头雾水。

他听不懂。

崔元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到这种模样了:又来一个跟不上的,有很多课要补。

但现在尴尬的是杨潭,因为进献香茶一事是他请奏的。

拍皇帝马屁顺带交好阁臣嘛,对于有希望将来补为内阁大臣的杨潭来说,不寒碜。

吏部尚书权柄过重,基本上是不会入阁的,仅次于这官位的就是户部尚书。

就算新法三五年内只在广东试行,但它的影响之大,一定会让中枢有所变化。

崔元看着皇帝,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就算已经是十八重臣之一了,这国策会议表面之下还是有太多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