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皇帝的春节(第2/4页)

所以馒头作为“向神祭祀必备之物”,还颇有一分神圣色彩。大朝会后赐宴,皇帝也象征性地吃点馒头。多余的,则可以赏赐给众臣,象征荣耀。

用黄布包着。

这“馒头”被请回家之后,还得供在家里显眼位置。

朱厚熜表示很受震撼,但穿越随俗吧。

繁琐的大朝会礼仪走完,朱厚熜回到乾清宫时,林清萍已经穿上了一身显得喜庆不少的衣服,发髻也换了。

按宫规,宫女的衣服倒是没有规定用什么颜色。虽然朱元璋时规定了宫女穿团领、窄袖、折枝小葵花绣样紫色衣服,但随后就没那么严格了。

但是到这时,交领短袄加上马面裙是一般配置,另外女官也都戴着乌纱帽,区别于真正后宫妃嫔精美而复杂的头饰。

现在,林清萍虽然仍穿着平日里的衣服,虽然选了色彩非常一点、绣样比较精美的衣服,但头发却另梳了个象征已婚的鬏髻。所谓鬏髻,就是头发盘好之后戴着各色材料编成的发网,外面再方便戴上帽子或装饰其他首饰。

此时的林清萍,就一个简单的银丝发网而已。

黄锦已经非常懂眼色地捧来一个盘子:“陛下,虽然名分未定,既要去拜见太后,还是要庄重一些,奴婢是把翟衣也备好了的。”

于是纵然以林清萍往日里对黄锦的了解,如今也不免多看了他一眼,目露感激之色。

盘子里,是一件翟衣。

翟衣等级按照上面绣着的长尾山雉数量而定。两只为一对,皇后是十二行、每行十二对。

黄锦捧着的盘子里,这件翟衣自然是等级最低的。

按大明宫规,宫中皇帝有名分的女人,都是内命妇。

但不是每个内命妇都能以翟衣为礼服。

目前为止,皇宫之中除了皇后,还有贵妃、妃、昭容、贵人等各种各样的名号,而妃后面的女人是有称号而无册封之仪的。

其中,宣宗以前也没有贵妃,皇后之下就是妃。

后宫等级这些东西,朱厚熜也不大明白她们宝、册、号的区别,但林清萍知道,能穿翟衣,至少得是有册封之仪的。

所以等级最低没毛病,毕竟还没册封,将来陛下定下之后再换不是?宫里不缺一件衣服。

朱厚熜听他介绍完了才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啊你,这么机灵,再去拿几样首饰来吧。”

于是换好常服等林清萍出来后,眼前的她又雍容华贵了一些,只不过朱厚熜觉得礼服穿着有点怪的感觉——为什么礼服之上要绣野鸡?

“……陛下,臣妾恭祝陛下福寿无疆,四海升平,万民敬仰。”

林清萍也知机地进行了独一份的新春拜贺,明年之后,就会是乌泱泱一群后妃向他拜贺了。

“起来吧……”朱厚熜见她这么庄重,倒是想起来一事,“此时外命妇还在仁寿宫、清宁宫两宫觐见,你未有名号,眼下却不便先去拜见了,等外命妇离宫之后吧。”

“……臣妾遵旨。”

朱厚熜也不管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册封仪之前,你仍旧居于乾清宫,将来再安排。”

林清萍又心中一喜,答应了下来。

见黄锦随陛下离开时回头冲她挤眉弄眼,林清萍就不再多想什么。

陛下考虑得是周全的,她穿得这般庄重去拜见太后,外命妇见到了还不立刻传遍京城?陛下能受她礼服拜贺才最重要。

虽然从没想过“教”了陛下之后会有什么名分,但昨夜听了陛下似乎另有一番筹划,对林清萍而言却是命运转折。

册封仪之前一直都居于乾清宫……她诞下皇长子的可能实在远高于其他人。

可她又忧愁起来:陛下如此筹谋着让长子不出自中宫,难道真不用担心将来起纷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