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领旨,接剑(第3/3页)

杨廷和不知道严嵩此时心底也翻涌着滔天巨浪。

严嵩知道弗朗机人与江彬有关,江彬与王琼、陈金、郭勋等人有关。弗朗机人在屯门岛安营扎寨时,郭勋、陈金都在两广任职。当时也在广东的吴廷举,现在挡在杨廷仪面前。

可这些都是他的猜测,他没有对皇帝点破。

现在,皇帝为什么对这一场屯门之败表现得反应如此巨大?

他真要在两广掀起巨浪吗?

那郭勋、陈金怎么办?

这不是遂了杨廷和的意吗?

不,不像……

“杨廷和,谁之地?”

那冰冷的六个字回荡在严嵩心头,他望着接过“宝剑”的张孚敬。

刃藏鞘中,锋芒不显。

这一刀,将从何处来,斩往何处去?

……

四十多万两的临时粮饷,皇帝没有让户部为难。

可是从所谓封桩库性质的密库中拿出来,却只让人感受到胆寒。

那是拿“命”从朝臣那里瓜分钱宁、江彬籍没家资的皇帝。

现在这笔钱如此毫不犹豫地拿出来了,会要谁的命?

七试不中、蹉跎半生至四十有余的张孚敬在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王佐的护卫下启程了,带着圣旨、天子赐剑。

十七个参预国策会议大臣无不胆寒。

原来在南镇抚司的王佐为什么成了北镇抚司镇抚使?

因为日精门之火。

屯门海战,区区蛮夷小国的一股远遁匪贼而已,纵然可能有两广市舶及出产之利的猫腻,为什么要出动北镇抚司的镇抚使?

难道锦衣卫已经查到了与日精门之火有关的一些线索?

这线头,竟在南方?

郭勋很害怕,他想去为当年之事请罪,他也想派人去告诉抚宁侯朱麒。

可他不敢,他好不容易能在勋臣中独获圣恩,列席国策会议。

陈金也害怕,他没有梁储的智慧,他也拿不准皇帝的主意,他甚至不敢在这种时候去找什么人商量一下。

北镇抚使离开了京城,但东厂提督呢?

中圆殿之中,有谁交通上下?

三品以下立斩,三品以上调令两广诸军的阵仗太恐怖。那道密旨,是王宪亲自办理好兵部手续的!

杨廷和隐约感觉这件事也失控了,阵仗太大,而且为什么要跟日精门之火隐隐联系起来?

虽然如此,他却并不算太担心。两广的火,无论如何也烧不到他身上。就是梁储……他梁家就能脱得开身?

南行途中,张孚敬和王佐并不熟。

“王镇抚,若事有变,那锦衣卫岭南行走……”

王佐笑得友善无比:“若事有变,张大人是行走,那岭南行走自然也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