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舌辩群儒的准备?(第2/3页)

“……陛下?”朱清萍小声开口提醒了一下。

张佐黄锦离开后,朱清萍拿着书卷随朱厚熜上了楼,今晚睡在上左二。

龙榻外面的坐榻上,朱厚熜刚才想着关于御书房首席的人选,于是一时有点走神。

听到声音他才纠结地重新看回朱熹注解的大学章句:“你刚才说什么?”

被皇帝安排了研习经义的朱清萍对此很用心,朱厚熜去上朝或者在中圆殿时,她就留在乾清宫潜心研究。

基础是有的,她至少识字,之前也通读过一些经典,但现在要更深入去研究了。

而朱厚熜当年的启蒙、进学虽然有袁宗皋、周诏负责,却并没有往更精深的学问方向去提升。基本也只是像后世学文言文一样,知道某些句子最寻常的解读。

现在要往学问方面深入,那就是一字一词背后都要深究本源,而且要随时能听得懂别人打乱过的、以他们之口解释出来的“黑话”。

“奴婢今天研习了关于性字的释义。《说文》中讲,性乃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广雅》中说,性,质也。《荀子·正名篇》则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朱清萍开始张口闭口这个性、那个性,朱厚熜确实回忆起当天王守仁与杨廷和辩经时提到什么天命之性、气质之性。

但怎么说呢?看她在烛火下一本正经地跟他讨论今天关于“性”字的研究成果,朱厚熜总感觉心里怪怪的。

在这个时代及之前,这个字还真的挺正经的。

不正经的只是朱厚熜本人而已。

于是朱清萍看到陛下似笑非笑的眼神,心里乱了一刹那:“可是奴婢讲得不对?”

“讲得很好,继续讲。”

三更半夜,朱厚熜和他的大姐姐贴身宫女继续研究着“性”。

……

“杀得好!”

菜市街口,老刑场了。

磔刑,就是凌迟。

围观的人群中有人咬牙切齿地叫好,也有人目光兴致勃勃地带着并不聪明的敬重:“能创下那么大的名声,真是条汉子!”

“生忍着吧?这才刚开始呢,等会你看他叫不叫!”

江彬确实在生忍着。

内心悲凉,一辈子的经历在回溯,可是那些重要的时刻只一会就回溯完了。

而锐利的刀锋还在继续往他身上招呼。

寒气逼近某一处时,他就要咬着牙颤着心恐惧着,又无力去阻止,而后就是由一条线迅速撕裂成一片、直冲脑门的剧痛。

太痛了!

注意力得找点什么别的事做,他竭力凝听着这些无知愚民的议论。

骂他的,赞他的,他都听着。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浑身的剧痛中,他却感觉自己的视觉、听觉都要强上许多。

“是不是已经晕死过去了?都没叫唤,我还以为这大奸贼受刑很有看头……”

“断气了没?我听说凌迟可以割很久都不断气啊!”

“可叹。不算无能,奈何要做国贼。”

“生不逢时,也算自取灭亡吧。既已身处高位,为何不忠心为国,反而朋比为奸、意图谋逆?”

江彬的注意力停留在这个人的声音里,心里生起一阵冷笑。

这些酸儒,说得好听。

剧痛缠身,他很想声嘶力竭地咒骂着,但口中塞实了木核桃。

他也觉得咒骂或者嘶喊太掉价,何必呢?

眼神涣散地努力抬头看着监刑台上的张子麟等人,江彬很想跟他们聊点什么。

江彬看清一点之后凝聚了眼神,随后眼眸中露出一些疑惑:一直想将自己杀之而后快的这些人,现在见到自己被正在被凌迟,为什么脸上没有一丝快意,反而个个神思不属?

他的嘴角往上扯了一点点,既像是剧痛带来的抽搐,也像是自嘲。

再位高权重又如何?一朝为鱼肉,也就只有些无知愚民看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