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惊天巨变(第2/4页)

朱厚熜居高临下环视着对面的人,感觉这样开会好多了。

杨廷和却感觉这样很不习惯。

以前奏对或仪式,赐座有一方软凳就不错了。

现在呢?有交椅,有案桌,桌上还有一应俱全的笔墨纸砚,砚台中已经磨好了墨。

所以这不会是临时的吗?以后会经常这样?

正想着这些,果然就听皇帝继续开口说道:“国事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朝会众说纷纭,也往往定不下多少事来。朕因此准备在御书房设立国策会议,谋定大事,而后上下一心。”

“国策会议”四字传入众臣耳中,人人无不心头一凛,脑筋迅速运转到极限。

注意力无比集中。

“内臣外臣之争,内阁与六部之争,学问之争,许多缘由也总让朝堂人事不宁。”朱厚熜令他们很意外地把这些问题点破了,而后更直接地说,“官居高品,每个人的去留对国事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每个人要想多分精力忠君用事也需要少些顾虑。”

他伸出了三根手指:“三年!能坐到这里开这个国策会议的,三年里只要不是谋逆,享有受劾不去职、无据不问罪、荣休不停俸三大特权。”

众人心头齐齐剧震。

弹劾是重臣没有人没面对过的,和无据不问罪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只要不是谋逆,只要不是真的被弹劾之人当场就拿出确凿证据,那么就可以安心在位置上办事。

而如果一直到了最后安然致仕,那么就是从制度上保证了他们晚年的基本待遇,而不是天子对某些臣子的特别恩赐。

老朱家对臣下算是比较严苛的,俸禄设置得远低于宋朝。官员退休之后,俸禄也就停掉了,除非天子恩赐。

但这些也都还好,能爬到这个位置的还需要操心那点俸禄吗?

王琼等人更是心头激动,看着朱厚熜满眼忠诚:这是为了保他们吗?

虽然现在是戴罪之身,但毕竟仍然是吏部尚书。也就是说接下来三年里只要不再继续被翻旧账拿出实据,那至少可以坐稳这三年的位置。

费宏和杨一清对朱厚熜还不了解,但没想到刚一还朝就见识到这种大变动。

至于郭勋更是心头咆哮:我今天是临时来的,还是以后都可以来?五府在这国策会议上也有席位吗?

杨廷和暂时不关注那些特权,更重要的是国策会议这个词!

他顿时严肃地问:“敢问陛下,这国策会议,是用来商议什么的?哪些人能列席此会议?”

那三大特权有意义吗?天子有锦衣卫和东厂在手,真要查什么人的罪证很难吗?

对于杨廷和的疑虑,所有人都很理解。

严嵩做梦都没想到,这十八张交椅的阵仗竟是要对朝堂最核心的内阁动刀子。

这段时间以来皇帝要求上奏时都要呈上具体方略,内阁的拟票空间本就已经在被压缩。

现在更是要阁臣、九卿都在场一起议定大事了,而且这显然会成为定例,那内阁以后还有没有票拟权?

对严嵩来说,这意味着他将有充足的机会亲身经历所谓“国策”的商议出炉过程。有这份经历的,不是作为将来的阁臣培养又是什么?

而目前对皇帝这个决定最感到紧张的,毫无疑问是阁臣。

票拟之权实质上就是决定诸多国策的超然之权,过去都只在内阁内部商议好形成意见呈给皇帝。

众人万万没想到皇帝暗中准备了这样一个针对阁臣的大杀器,这是在刑部大堂事件之后吧?

杨廷和绝不可能在这件事上相让,其他三个内阁大臣呢?理论上都得站在一起。

当然了,现在的九卿对此都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虽然假如现在把他们拔擢入阁,他们恐怕也会改变立场。

这是核心权力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