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假装(第2/4页)

“嗯,”她强装镇定地点了点头,“陈末昨天晚上就跟我说了,她还说如果我不同意,她就不见肖涵了。”

钱佳玥一边听,一边羞愧地想钻到地底下去。她很想制止父母的恳切,大声宣布:不是的,不是因为婆婆,不是因为你们!但她什么都没说,依旧回到房间里对着自己的功课发呆。

钱佳玥心里“突突”一跳。原来是真的。

高二下学期开学前的这次家长会,传说中是高中三年里最最重要的。

“陈末跟肖涵在一起了啊!”卡门皱着眉头。

高中虽说是三年,但因为有高考这根独木桥,其实该教的知识点前两年都教完了,高三整整一年都是应试。整个高中的学习已经过去一大半,家长们此刻最希望听到老师对孩子的判断。尤其是周围这样带过无数届高三的金牌老师,眼光毒辣,对孩子一年后跳一跳可以去哪,稳妥可以去哪,都有一个八九不离十的大概估计。而且对于剩下一年半,孩子该往哪个方向努力,都会有很好的建议。

第二天早上钱佳玥头脑昏沉。她看着哼着歌满脸欢笑的陈末,很是犹豫应不应该去问问清楚。但这份最后拖延的期望,也被卡门打破了。回市区的大巴上,陈末一去打牌,卡门就冲到了钱佳玥身边。

而家长最迫切想听到的建议,就是孩子即将步入高三,到底该选文科还是理科。

但她摸着身边还温热的床垫,看着一边被自己抠掉一大片的墙壁,只能叹口气,直直地盯着床顶。她不敢哭,也不敢动,更不敢问。怕惊扰了这个梦,怕惊扰之后发现,这原来不是一个梦。

九十年代流行的一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美国的总统才是律师出身,我们国家的领导人,都是清华和交大培养的。全国上下的理科生都充满着浓厚的智商优越感,落实到高三选科,通常会有,“你学不好数理化,就去选文科吧”这样的迷思。在很多学校,选文科,是避短的选择。

钱佳玥转过身躺平,心里疑惑:刚才是不是一个梦?是不是自己做的梦?

但在二中情况有一点不同。二中的校训是“人文见长”,虽然数学物理都有金牌老师,但无论地理还是历史,师资都很是不弱,历届高考时文科班都出过很好的成绩,而且数学平均分常常不逊于理科班。因此在二中,选文科,是扬长的选择。

钱佳玥没有再尝试回头,任由自己两条手臂露在12月的夜里,听着耳后絮絮叨叨的绵长话语,又远又近地,似乎在说着什么心事。但她没有听清。她努力想听,但怎么也听不清。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身后已经空了,没有人再说着什么,一双手臂已经冻麻。

像常无忌这样理科学霸,选择非常容易;像陈末这样痛恨物理化学的,去向也很清晰;但像钱佳玥这样各科都不弱,但也并不十分突出的,选文还是选理,便成了一个问题。

“谢谢你钱佳玥,你最好了!”陈末伸出双臂,搂住了钱佳玥的腰。

钱枫那晚特地换班呆在家里看陈老太,陈秀娥特特地地去焗了个油。上海人说噱头,噱头噱头,噱就噱在头上。陈秀娥想到每次家长会身边赵依芳的穿着谈吐,暗暗决定也要别一别苗头。

墙壁上有一些黑点,在月光下聚拢又散开。钱佳玥用手按住了自己的脸,点了点自己的头:“当然当然,特别为你们开心。陈末,你别介意,真的,我跟肖涵哥哥只是邻居,肖涵哥哥对谁都很好……我,我真的,我真的没关系的……”

想到别苗头的不止陈秀娥一个,张启明为了这场家长会也激动了好几天。肖涵姨妈住院,关爱萍最近总是往医院跑,家长会赶不回来开,于是就把这一重任交给了张启明。关爱萍的想法很简单,给肖涵开家长会,是最简单轻松没有的一件事情。从小到大,无非是听听表扬,散场后别的家长里三层外三层围着老师问,她也从不需要参与。就算她问了,老师说的也无非是:“你们家肖涵,非常好,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