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殊途同归(第4/5页)

但子良公公身为十二侍之首,对南北奇人并非没有了解,对此摇头道:

“神尘和尚亦正亦邪,国师都看不透,想招安没那么容易。”

李嗣皱了皱眉:“南朝以道家为尊,十二州唯有沙州能看到遍地寺庙,我大梁开出立佛家为国教的条件,也没法请动神尘和尚迁入北梁?”

跟在后面的曹阿宁,因为是曹公公徒弟,对神尘和尚的事儿挺了解,接话道:

“其实南朝废帝继位后,怕坐不稳皇位,暗中派人去请过神尘和尚,开的条件,就是让‘二圣’变成真二圣,封两个国师,神尘和吕太清平起平坐。”

李嗣回过头来:“结果呢?神尘和尚怎么回复?”

曹阿宁道:“神尘和尚说,废帝看上的是他的武艺,不是他的佛法,拒绝了朝廷。”

李嗣张了张嘴,无言以对。

子良公公接话道:

“太后娘娘自幼信佛,而圣上则是三教皆尊,神尘和尚若是真圣僧,我等以宣扬佛家为由,也请的动。

“但可惜,真大彻大悟的圣人,不会做强行劝人眅依佛门之事。

“在国师看来,神尘似乎并不在意是否能成佛,更像是一个外人执掌了佛家,心里并没有佛,但又得尽心尽力帮佛家传承佛法,为此只能在不破坏清规戒律的情况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惩恶扬善、除暴安良。”

李嗣摸着下巴琢磨了下:

“这听起来没什么不对。”

戌公公掌管的是缉盗所,对此摇头道:

“惩恶扬善,也讲究‘杀必有度、善必有尺’,扒手偷东西,最严酷的惩罚也是砍双手;若是人家偷你几文钱,你直接把人罚做苦役,囚禁到死,明显过于严酷,和惩恶扬善没关系了。

“而神尘和尚,只分‘有罪和无罪’,不分罪之大小,逮住了就是终身为奴。这蛮不讲理的行径,放在江湖上都算魔头了,夜惊堂至少还给人一个痛快。”

李嗣想了想,评价道:

“其实吧,根据刑部那边的说法,有罪之人,后悔都是后悔被抓住,而非后悔曾经干了坏事;真正能为所行之举自责忏悔的人,一万个里面不一定出一个。神尘和尚或许是知道他们没诚心悔悟,才不放人……”

戌公公道:“事实确实如此,但‘国无法不立’,什么罪判什么刑罚,要严格依照律令;我觉得你有错,便一律判终身为奴,放在帝王身上都是暴虐之君,神尘和尚不过一个僧人,哪来的这么大官威?”

一行人说着说着,就变成辩论了。

子良公公听了片刻,抬手打住众人的话语:

“所以说,神尘和尚亦正亦邪,很难说清是圣人还是恶人。我朝尊佛家为国教,或许能请动真高僧,但神尘和尚不一定。”

李嗣知道北梁当前的境遇,拿的出手的高手,基本就只剩国师和山高皇帝远的北云边了,如果挖不倒神尘这种人物,后面局势相当被动。

就在一行人愁眉不展之际,李嗣灵机一动,忽然想起了什么:

“对了,我跟着沙陀部的军卒,从溶洞出去的时候,在兵道的出口,发现了始帝出兵时留下的碑文,上面用古梁文写了一句‘神授九术、奉于川口’。

“我猜测这九术,就是鸣龙图,咱们若是找到,九张鸣龙图能不能按死夜惊堂?”

子良公公乃至背后之人,听见这话皆是一愣。

曹阿宁开口道:

“九九归一,能剑斩诸天神佛,夜惊堂算什么东西?但鸣龙图是吴太祖所留,始帝早生了八百年,那时候哪儿来的鸣龙图?”

说完曹阿宁还不动声色回头看了下背后。

李嗣知道时间对不上,不过想想还是道:

“就算不是鸣龙图,这‘九术’能帮始帝一统天下,也绝非凡物,有总比没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