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牢里牢外(第3/5页)

曹公公摇了摇头:“你真以为,燕王是让你来接义父去燕州?义父不过一介武夫,天赋再高,高不过奉官城,底蕴再厚,厚不过佛道两家的掌教。燕王手下千军万马,缺义父这么个护卫?”

“世人皆知义父对皇族忠心耿耿,义父站在燕王那边,只需说一句‘先帝觉得皇长子无能,曾有让燕王继位之意’,燕王继位就有了依据……”

“先帝没说过此言,只说过‘可惜钰虎不是男儿’。”

曹公公看向曹阿宁,轻叹道:

“再者,你以为谁当皇帝,靠的是先帝的意思?长公主都能凭空拿出一封遗嘱,燕王缺咱家这老太监一句话?”

曹阿宁眨了眨眼睛:“绿匪谋划这么多,目的确实是让孩儿救走义父……”

“历朝历代,从未有一个掌印太监叛逃异地,生在皇城,死也在皇城,诸王清楚这一点。”

曹公公望着曹阿宁:“长公主并非朝臣乃至宗室选出的新君,他们知道义父只要离开这间牢房,就会回宫,继续劝长公主殿下还政,或者死在宫里。

“他们的目的,只是把义父当试刀石,想摸清长公主身边护卫的深浅,你被他们骗了。”

曹阿宁跪在地上,想了想:

“无论他们是什么意思,孩儿已经把事情做到这一步了,不按照他们的意思走即可。咱们出去后隐匿市井,等那天京城政变,有东方家的新君冒头,咱们再回来协助新君……”

曹公公摇了摇头:“义父是司礼监掌印太监,长公主未曾废义父官职,义父又岂能‘畏罪潜逃’?若是劝不动长公主,没法挽回皇统传承,义父就当和先辈一样,死在宫门之前。”

“义父十年前已经输了,现在进宫是白死……”

“死则死矣。长公主得位不正,但天赋才能冠绝古今,必成一代雄主,能让大魏迎来一个古今未有的泱泱盛世。”

曹公公拿起桌上的丹药丢进嘴里:

“义父是家仆,不能违背先帝旨意,效忠长公主,但也拦不住长公主,没用的老废物,十年前就该死了。

“长公主好歹是东方氏子孙,以后就算大魏改姓,也还流着一半东方家血脉,到了九泉之下,义父总还有一半脸面,去面见先帝和太祖。”

曹阿宁闻言焦急道:“孩儿做到这一步,已经竭尽所能,以后再无机会。成大事者当知晓隐忍,万一以后长公主惹得天怒人怨,朝臣准备拥立新君,义父以全盛之姿现身,总是能让长公主退位的干脆些……”

曹公公摇了摇头:“你不明白长公主的厉害之处。长公主退位的唯一可能,是习武走上绝路,自己英年早逝。长公主如果自己不死,凭借天赋手腕和掌控的兵权,世上没有任何人能正面撼动她的皇位。至于武夫,在十万铁骑面前,奉官城都不算个东西,义父又算个什么?”

曹阿宁张了张嘴,无话可说。

曹公公微微抬手:“走吧。义父是家仆,没用了又不想离开故土,便只能埋在这里。”

……

……

与此同时,地牢之上。

无数黑衙捕快,手持刀兵站在地牢入口,因为能打的上级都不在,虽然没有产生混乱,但也没人敢擅自进入情况不明的地牢,只是在议论:

“这咋办?机关好像自行启动了,再拖一会儿,二层的人全得死……”

“不至于死这么快,已经去请王太医了,救回来应该没问题……”

“地牢情况都没摸清楚,哪敢让王神医过来。那几个人的命,还不如王神医一根手指头金贵……”

……

低声议论间,一道脚步声从衙门侧面响起。

几个捕快回头看去,却见仇天合提着个饭桶,从廊道里冒出来,探头打量。

因为一句‘我一后门别棍戳死你’,被同僚尊称为‘后门枪’的捕快小王,见此一惊,快步跑到跟前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