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阮东家(2)

“趁着阴雨天,那些不用做农活的时间,属下就偷偷在村里收购老母鸡,再往县城的大户人家家里卖,从中赚些牙钱。

“只要去时给他们家里的管家拎上几包糕点果子,那些管家以后见厨房需要买鸡,或者府里哪位主子需要补身的时候,就会想起属下,派人来属下手上买。

“因为县城采买的人不常来村里,村民有时候想卖东西也找不到门路。所以属下去收购的时候,只说有人愿意买,他们就直接卖给属下了,也是图个方便。

“那一只鸡,买来时只需二百文钱,卖出去却能卖到五百文钱起步,也就是半两银子。

“有时碰上富贵人家办喜事,说两句好听话,甚至还能卖到二三两银子。

“属下就这么卖了小半年的鸡,攒下了十四两银子。”

旁边,李塔他们几个听得瞠目结舌,怎么也不敢想象这是阮富鑫十二岁的时候就能干出来的事。

他们在家帮爹娘锄地,从小锄到二十岁及冠,那也没见过十四两银子啊!

阮富鑫这小子,长得一副敦实憨厚的样,花点子挺多啊!

萧望舒单手撑着额头,听完这段之后似笑非笑,意味不明的说了句:“继续。”

这故事出奇的雷同,她小时候应该也干过类似的事。

现在她看阮富鑫的感觉,就像一个老年版的她,看到了一个幼年版的她。

实在有趣。

阮富鑫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只能听命继续道——

“后面这事被爹娘发现了,他们把属下打了一顿,说属下是个白眼狼,私吞了那么多银钱,不知道孝敬父母。

“他们在属下屋里一通翻找,翻出来五两银子之后,娘就带着弟弟去县城买糕点吃,买新衣裳穿去了。

“当天晚上,爹从她们那里要了一两银子回来还给属下,还给了属下两块糕点和一张烙饼,让属下拿着那一两银子继续在村里买鸡挣钱,只是挣的钱一定要交给他们。

“他说属下年纪小,自己管不住这么多钱的。”

说到这里,阮富鑫自嘲的笑了笑。

真是他的好爹好娘!

“不是!富鑫,你还真听了啊?”李塔已经开始替他生气了。

李钧在一旁凉嗖嗖的提醒着:“哥,他那会儿就十二三岁,不听能怎么办?”

十二三岁的孩子,有多少敢忤逆父母的话的?

阮富鑫点点头,说着:“确实,那个时候年纪太小了,还是怕被爹娘赶出家门,他们能找到多少钱我就给了他们多少。至于他们找不到的,我就自己攒着了,不然都是我弟的。”

忆春忍不住开口问着:“真是稀奇!同样是儿子,你们那边怎么这么偏心啊?”

阮富鑫想了想,答着:“我们那边几个村子都是这样,因为父母年老后,幺儿的身体是最年少健壮的。

“所以父母都要跟着幺儿生活,靠幺儿养老。

“村里的人对最小的一个儿子是最好的,其余儿女都要让着那个弟弟。”

张观业回想一下,也点头应和:“在京郊往南,邻郡的一些偏僻村庄里,确实有这种习俗。”

“这习俗也太神叨了,听了真气人!”忆春满是不悦。

阮富鑫再次自嘲的笑笑,说着——

“我还算是好的,还没娶妻。上面三个哥哥娶妻时,爹娘根本没给彩礼,全是三个哥哥在外给人做苦工挣的。

“到了新嫂嫂进门时,娘还在惦记人家嫁妆,想用三个嫂嫂的嫁妆给弟弟砌一间砖瓦房。

“最后还是嫂嫂们闹起来,说要告官,要去衙门,娘才歇了心思。

“后面几个哥哥嫂嫂就闹着要分家,分出去之后,他们被爹娘和村里人戳着脊梁骨骂了好几年。

“二嫂还因此投河自尽了,留下二哥带着一个年幼的孩子。最后二哥带着孩子搬了家,不知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