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沉沦1

纠缠?

她最不怕纠缠。

妄想纠缠她的人还少么?

他想纠缠一辈子,也要有那个本事才行。

姜青姝也不过是笑了笑,微阖着眸子,思绪在脑海中被雾般弥散的困意冲开,一边想着事,一边放松身子任由他梳发。

梳齿划过头皮,酥麻又舒服。

困意徐徐冲上来。

男人对她的爱意看似淡薄,却又藏得深刻,梳着梳着,便环住了她,在她耳侧厮磨。

“臣想陛下了。”

她知道他在说什么,闭着眼睛没有应声,像是无声默许。下一刻身子已经被他抱起来,走向龙榻。

殿中烛火带着暖意,交叠的人影挡住一半光线,半遮蔽在重重帷幕上,影影绰绰。

话本子里的佳偶皆是互补的性子,譬如一个内向一个外向,一个活泼一个沉默,这样的感情才能长长久久,多久也不会腻。

然而他们双方皆是不爱主动的冷淡性子。

过了最初的新鲜期,当主动的那一方被迫成了张瑾,却与热烈朝气的少年郎不一样,过于成熟古板之人,不擅调情,连爱也不知道怎么表达。

时日久了,也许会腻。

他增进感情的方式单调又徒然,仅仅只是床笫之事。

她身上薄薄的寝衣被解开,露出雪白纤细的身体,张瑾低头爱怜地触碰,心里在想:她现在对他不冷不热,许是还在介意庭州之事,加上近日他们又很少……做些放松愉快的事。

她不是很爱出宫么?等过段时日事情处理妥当了,他就带她出宫去散散心。

或是……

等他们有了孩子,这一切都会更好的。

——

大理寺卿郭宵连着几日不眠不休地审刺客。

这些人乃京中有人专门培养的死士,只不过霍凌活捉他们时率先往他们嘴里塞了东西,让他们无法立刻自尽,但要从对方嘴里撬出东西来,也实属不易。

郭宵审的时候颇为提心吊胆的。

一边怕审不出什么,没法对陛下交代,一边又怕审出什么骇人听闻的,牵扯太大,届时不好处理。

文臣的审讯手段终究还是不够狠辣,虽是司掌刑狱的长官,但有些手段还得用军中的。

梅浩南奉天子口谕,亲自来大理寺监牢了一趟。

“不知梅大统领造访,可是陛下有什么指示?”郭宵问。

梅浩南从火盆里拿出烙铁看了看,又搁置到一边,挥手示意身后的黑甲随从上前,打开一个黑匣子,里面皆是奇形怪状的刑具,他平静道:“陛下料想郭大人会遇到难题,便派我来协助郭大人。”

郭宵抹汗干笑:“是,您请自便。”

梅浩南亲自上手,后来又是长达三个时辰的审讯,其间监牢里惨叫声不绝于耳,一旁负责记录口供的官员本对刑讯之事司空见惯,见了这血淋淋的场面,握笔的手也不禁打颤。

总算是逼出了一份口供。

“崔令之。”梅浩南手持口供,默念这名字,眼底寒光汇聚,冷道:“这个崔尚书,真是深藏不露啊。”

郭宵听到这个名字,内心惊骇无比,面上镇定地问道:“将军此刻可是要入宫回禀陛下?”

梅浩南却一扯薄唇,将那供词置于烛火上。

只见火光腾起。

付之一炬。

郭宵愣愣地看着,“这……”

梅浩南拿出帕子擦了擦染血的手,回身看着郭宵,平静道:“陛下自有用意,郭大人不必多加揣测,这供词里有些细节不对,我会重新再让人写一份,郭大人如今只需要对今日之事保密,切不可打草惊蛇。”

一边面无表情地这么说,梅浩南内心也是感慨不已。

刺客会供出崔令之,也被料事如神的陛下猜到了。

不过陛下对他的吩咐是,如果审出是崔令之,那就暂时不要声张,

为什么?

梅浩南起初不明白,审讯的过程中一直在暗中琢磨,有些体会到了陛下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