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梧桐半死4

张瑾对帝位并没什么渴求,但眼下,他还记得她说过,让他见机行事,多套些话来。

他便保持沉默。

既不说好,也不说不好,眉头微微皱着,似乎是在权衡利弊。

那使臣见他没有立刻拒绝,那就是有所心动了,立刻趁热打铁道:“大人放心,此事稳妥,我们已经计划周密,加上大人在朝中之势,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纰漏。”

“哦?”张瑾抬眼,淡淡问:“说来听听。”

那人道:“我们原是要献给贵国一万匹马,此番入京带了五百匹马来,先给大昭皇帝过目。然而除了这五百匹马,我们另有二十匹马,走的其他路入京,至今无人察觉,也算是向大人表明我们的能力。大人若有意,可与我同去马坊过目,如若大人看中了哪些,我们便赠予大人哪些,后面再送来的马匹过河朔时,便可暗中交易。”

张瑾皱眉,“出入京城盘查严格,你们是如何送进来的?”

那使臣笑了笑,只说:“在下敢与大人谋算,自是有些不可说的门道,就看大人是否感兴趣了。”

他们并不担心张司空事后会反悔,因为他们对张瑾和女帝看似和谐、实际恶劣的关系充满了信心,认为只要还有小皇帝和其他人在虎视眈眈,张瑾一旦行差踏错,可能会招来很多麻烦。

但是他们不知道,女帝就堂而皇之地站在边上听。

姜青姝暗暗思考:进出京城,往来人员和货物都会严格登记,这使臣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再送二十匹马入京,首先就说明他们在京城还有可用之人,可能是商贩暗中伪装,也可能是有些官员被买通,比如城门郎或京兆尹什么的。

张瑾既然当着她的面问了对方,这事他应该也不知道。

姜青姝对张瑾事事不放心,唯独放心他行事的分寸,如果什么利都想图,存在一时侥幸心理,那就是给自己留下隐患,张瑾能久居不败之地,本身就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他还是很遵纪守法的。

对方又问:“大人考虑得如何?”

张瑾沉吟片刻,微微颔首,“我若有空,自当亲自去马坊一见,如果稳妥,此事便可成交。”

对方心里一喜,笑道:“果然我没有看错,大人是个明白人!如今闻瑞将军人在朔三镇,那里离边关近,方便货物来往流通,若能得好马,战力势必如虎添翼,往后大人手中筹码又将多一分。”

张瑾听他如此说,也只是含笑不言。

相当于是默认了。

不管有没有那样大逆不道的心思,他此刻也只是依照她的意思与人斡旋而已,虽然在一边的姜青姝眼里,这简直是一出彻头彻尾的谋反商议。

真可恶。

她暗暗磨了一下后牙槽。

见目的达成,那使臣便起身,抬起手朝张瑾拱了拱手,微笑道:“如此,那明日申时,不知大人可否有空一见?”

张瑾:“可。”

“届时请大人两日后手持此信物去城南通济坊,自会有人带大人绕隐蔽小路马坊。”

使臣手中拿出一个雕刻奇怪图腾的铁制小牌,双手递给他,张瑾抬手收下,那使臣便又寒暄恭维几句,告辞离开了。

等那人一离开,张瑾手中便一空,手中的铁牌被她夺了去。

她顺势坐在他方才喝茶的桌案上,一手撑着桌面,一手掂着铁牌,正反打量着,笑容淡淡,语带嘲讽:“还好今日朕留了心,否则怎有这般收获?他们鼓动卿反朕,趁机牟利事小,一旦大昭进入内乱,只怕他们的可乘之机更多。”

张瑾看向她光下泛暖的侧颜,道:“臣自是没有此心。”

“是吗?”

她改为双手撑着桌面,扬起睫,脑袋后仰,唇角勾起一抹懒散的笑来,“爱卿方才与人商议、有些心动的样子,认真得简直不像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