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纺织(第2/2页)

国都洛阳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其他地方了。

“领命。”

卢青离去后,李跃赶紧找王猛询问棉花的情况。

周牵在陇右鼓捣了三四年,也该出成果了。

“棉花?”王猛一脸茫然,南方的战事还在继续,近十万大军的后勤还挂在他身上,收复的土地也要重新规划州县,委任官员,尚书省忙的晕头转向。

“臣想起来了,去年秋收大司农运回两万多斤的棉花,陛下正在攻打柴桑,战事紧急,臣一时疏忽了。”

“江东战事完结后,你休沐一个月,养养身子,看瘦成什么样了。”李跃实在有些看不过去。

王猛一做起事来,没日没夜。

大梁也在他的治理下,日趋强盛。

“谢陛下厚爱,臣这段时日的确有些劳累”王猛也没推辞。

李跃心中,这年头想做什么事,没有皇权推动,很难贯彻下去,百姓吃饭问题都没完全解决,自然不可能拿自家土地种棉花。

历史上也是洪武大帝强令百姓种植棉花,才推广开来。

李跃来到库房取出一朵棉花。

比后世略小,色泽也没后世那么洁白,还有大量虫蛀的痕迹。

不过从无到有的过程已经渡过,接下来就是逐步选育良种而已。

“大司农言此物浑身都是宝,棉花可纺织,御寒,棉籽可榨油,秸秆可作粗饲……”黄门侍郎周吉祥尖着嗓门道。

梁国延续魏晋的侍中制度,宦官群体被边缘化,成为真正的家奴。

李跃现在想的是如何将棉花纺成布。

不过这个问题用不着李跃操心,这时代既然能将蚕茧纺成丝绸,就能将这一团团棉花弄成棉布,太学天宫院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李跃直接将棉花扔给天工院,“将此物纺成布料。”

“此物似乎是木棉,纺出的广幅布不堪大用。”祭酒刘操之睁大一对老眼持怀疑态度。

秦汉时期岭南就有木棉,纤维较短,纺织效率低下,也不保暖,实用价值较低。

“怎么,你怀疑朕?”李跃不耐烦道。

“臣不敢不敢……”嘴上说着不敢,眼神却飘来飘去的。

“限期十天,纺出来,朕有重赏,纺不出布,罚半年俸禄,降职三级,尔等好自为之。”李跃没空跟他们啰嗦,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

设立天宫院不是给他们养老的。

“臣领命!”刘操之赶紧拿着棉花去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