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章 请辞(第2/2页)

百姓手上有钱有粮了,梁国的经济也就上去了。

如今西域已平,北面的代国,南面的晋室,都不是短期内能剿灭的。

“太子意下如何?”李跃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询问太子。

“回禀父皇,这几年大梁风调雨顺,每次征伐,皆俘获甚多,儿臣以为可以恢复至汉时十五税一之制,以激励百姓垦荒。”李俭更进一步。

常炜去了,但李俭成长起来,与王猛搭配,倒也相得益彰。

两人有师徒情分,不担心他们起摩擦。

不过十五税一,步子有些大了。

李俭拱手道:“国家有淮北、河北、关中大屯田,足支军用,又新设牧监,每年牛羊等牲畜出栏十万有余,府库充盈,无需重税,且恢复十五税一之制,还能吸引江东百姓。”

北国地广人稀,奴隶众多,因此设置了大量屯田。

产出两成分给耕奴,八成收缴国库,仅这部分收入,就足以抵消减税的损失,另外还有牧监察的牲畜。

崔宏能力极强,已将凉州、河湟、河套、幽州、辽东的优良草场纳入牧监之中,才两年,出栏的牛羊就高达十万头之多。

汉景帝、汉光武帝时,一度三十税一,以如今梁国国力,十五税一影响不大。

减税不是免税,如今北国人口具体数目没差,以五年前一千五百万算,十五税一也不是小数目。

即便不够,到时候再向西域诸国要些,多去漠北转转,南边晋室也可以讹诈,马顾和卢循的海贼也弄得有声有色。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李跃这个洪兴皇帝,不能白叫,手上有刀有马,还怕弄不到一口吃的?

赋税低了,百姓负担减轻,也算是变相的鼓励生育。

“诸位可有异议?”李跃望向众臣。

太子都发话了,若还有人反对,就是脑袋瓜子有问题。

阻拦减赋,传出去,也会被千夫所指。

“臣等附议。”众人举起牙笏。

“此事就这么定了,尚书台行文,以太子、尚书仆射属印,昭告天下。”

政务上,李跃不介意下放权力,让李俭和王猛施恩于百姓,也算为他们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