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教诲(第2/2页)

“殿下亦研习过兵法,此战当从何处入手?”王猛早已习以为常,平缓的语气安抚住了李俭胸中涌起的杀意。

“侄儿建议兵分三路。”

王猛静静的听着,仿佛一个先生在考教自己的学生。

“叔父为正,从姑臧一路向西,扫平河西走廊上所有部落,慕容将军向南,溯湟水而上,清剿匈奴叛贼,然后吕光将军率玄甲军走居延,封锁鲜卑人的退路,将秃发思复鞬与拓跋孤堵在凉州!”

李家家传有二,一是武艺,二是兵法。

每个皇子都要苦修,可以不精,但不能不知,尤其是太子,李跃更是将自己的那一套地缘学尽数传授。

地缘决定战争的胜负,更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那就按殿下所言行事。”王猛当即拍板。

李俭没想到王猛真采纳自己的意见,“侄儿思虑不周……”

“天下兵法大同小异,用兵之要,不在策略,而在将士执行,能否上下一心。”王猛一语道破兵法的精髓。

事实上,大部分兵法教授的不是如何用兵,而是如何练兵、统兵。

孙子兵法更多的是论述战争该不该打,打之前注意什么。

秦国灭六国,也根本没那么多奇谋妙计,靠几十万铁血之师一路平推。

这一战,梁国怎么打都赢。

但凉州的问题不在于表面的这一战,王猛的心思放在其他方面。

“侄儿受教了。”李俭拱手。

“此战之后,殿下准备如何对待凉州诸部?”王猛目光深邃的望着李俭。

“自然是迁徙……使其沐浴王化,知晓礼仪廉耻,不出数年,便可融入华夏。”李俭毕竟是第一次出远门。

也是第一次真正身临战阵。

以前身边的儒生们教的就是这一套,礼仪廉耻,忠孝仁义……

但这世道运行的规则,绝不是嘴上的这一套,相信这些东西的人,在这年头早就死无葬身之地。

很多事情只有亲身感之后,才会有不一样的见解。

“殿下今年十三?”王猛忽然换了个话题。

“虚岁十三……”李俭心中忐忑起来。

“寻常百姓家的儿郎,十三岁已经披甲上阵,九死一生了,殿下也该见识见识这乱世的真正模样!”王猛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长在温室中的花儿,永远经不起风雨。

李跃将太子送过来,绝不仅仅只是终日聆听教诲而已。

也不知为何,李俭忽然有种心惊肉跳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