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尔虞(第2/2页)

梁国还未从大旱中恢复,西面同时出兵陇右和汉中,如果再出兵江淮,则是三线作战,可以虚耗梁国国力。

而且细作传回的消息,草原上拓跋什翼健横扫北海后,实力大涨,不断南下侵扰幽并。

桓温出兵围攻合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若只是围而不攻倒也无妨,属下有一计,可一石三鸟。”郗超眼珠一转。

“哦?嘉宾快快说来。”桓温一脸期待。

“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广陵北府军亦在调遣之中,如今既然要北伐,可下令让北府军为先锋,一者,可试探北府军实力,二者,若是真攻下合肥,则大功仍在大司马。”

郗超一步百计,独步江东,这些为桓温出谋划策,居功厥伟。

如果桓温全听郗超,也不至于弄到如今不上不下的局面。

几次关键性的献策,桓温都没有采纳,以至于错失良机。

“妙哉!”桓温大喜。

北府军攻城不利,损耗的是江东朝廷和谢家的实力,对桓温没有任何影响,还可以借战败拿捏谢家,逼其就范。

若是拿下了,桓温作为北伐的号召者,肯定是首功。

这大半年来,桓温几次三番挑衅,梁国无动于衷,助长了江东的气焰。

如今梁国实力未恢复,又在攻伐关中,此时不出兵,难道还要等梁国恢复元气,一统北国之后吗?

而且北伐也不是桓温一人的心思。

晋朝还在,梁国就把《晋书》给弄出来了,分明是提前给江东送终。

送终也就罢了,关键书里面将司马家贬的一文不值,士族门阀同流合污。

王谢荀陈殷庾褚等江东大族有一个算一个,大书特书曾经干过的龌龊事,将八王之乱、永嘉之祸全都推在他们身上……

当年桓温北伐洛阳时,见中原残破,万里丘墟,曾言:“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王夷甫便是曾经跪在石勒胯下乞活的琅琊大名士王衍。

不过桓温心中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说。

所以,晋室对梁国的不满日益加剧,如今争的已经不仅仅是正统。

如果梁国统一天下,那么司马氏和衣冠南渡的士族们,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江东士族还是要些脸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