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枭臣(第2/2页)

郗超拱手道:“属下有上中下三策。”

“快快说来。”桓温精神一振。

梁军此番攻打荆襄,朝廷上的人都等着看笑话,期待两败俱伤。

昨日朝廷还下了一道诏令,让桓温速速夺回江陵,解除襄阳之危,催促他进兵。

诏令直接被桓温扔进江里。

“上策,集合所有人马,水陆并进,不计伤亡代价,猛攻樊城,拿下樊城,江南梁军皆为瓮中之鳖,梁主亦在襄阳城下,若能擒杀之,则中原可复,晋室可兴也!”郗超满怀希望的看着桓温。

梁军在汉水弄出这么大的声势,恰恰说明他们也惧怕江东水军孤注一掷。

此战之关键,首在汉水,其次在襄阳,攻下樊城,就能夺回一半的汉水控制权,同时策应襄阳。

攻打樊城收获最大,不过需要决战的魄力。

桓温眼神一慌,避开了郗超的眼神。

郗超心中一声长叹,“中策,梁主此次兴兵,只有两万黑云精锐,说明其并无吞并荆襄之心,即无此心,可以与其谈和,梁国心思在氐秦,不可能在荆襄与我军耗下去。”

桓温“嗯”一声,等待郗超的下策。

“下策,拖延,只要拖下去,梁军自会罢兵,不过风险极大,梁军已攻破江陵,得其钱粮,难保不会攻破襄阳……”

襄阳破了,桓温的命根子也就断了。

之所以能够压制江东,全靠荆襄上游之利。

如今梁军已经从汉水之北源源不绝的调来援军,谁也不能保证襄阳能一直守下去,久守必失。

此外,桓温还要考虑朝廷的影响。

“上策太急,下策太缓,当行中策!”桓温不出意料的选择谈。

能谈判解决最好,无论是打,还是拖,其实都对桓温不利。

打赢了又如何?手上精锐尽去,江东朝廷会怎么对他?

当年陶侃、周玘南征北战,一个平定苏峻之乱,一个三平江东,匡扶晋室,依旧免不了朝廷的猜忌……

再往前,祖逖、李矩、苏峻、祖约、郭默这些在北方与胡人血战的人,下场一个比一个惨……

所以站在桓温的立场上,绝不会去与梁军决战。

现在的他不是当年的将军,而是一个合格的权臣,以自身利益为先。

“先派人去探探李跃的心思,今苻坚整顿关中,积蓄国力,其患甚大,李跃不会不知。”桓温下了决心。